

看起来《雷克斯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的家族树又要添一位新成员了。2017年,《荒地恐龙博物馆》的成员Jack Wilson发现了一具遗骸,后来被确认为一种新的霸王龙物种,命名为威尔逊盗龙(Daspletosaurus wilsoni),或简称**D. wilsoni**。Wilson最初在蒙大拿州东北部朱迪斯河组的一处悬崖底部看到一块小而扁平的骨头突出。这块化石后来被发现是这只恐龙的鼻骨。
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又发现了更多化石,包括肋骨和趾骨的骨骼碎片以及部分化石头骨。这些碎片足以确定这是一种新物种,详情发表在11月25日《古生物学与进化科学杂志》上。这些遗骸可追溯到7650万年前的白垩纪,比《雷克斯霸王龙》在晚白垩纪横行要早数百万年。
[相关:霸王龙真的有三个独立的物种吗?古生物学家对新说法表示怀疑。]
威尔逊盗龙的独特特征之一是其眼周排列的尖角。它还兼具更原始的霸王龙类型的特征,例如突出的眼周角。同时,它也拥有该类群后期成员更常见的生理特征,包括著名的《雷克斯霸王龙》。这些更先进的霸王龙特征之一是高大的眼眶和头骨内扩大的气腔。
“从这个意义上说,威尔逊盗龙是早期和晚期霸王龙物种之间的一个‘中间点’或‘失落环节’,”研究作者、蒙大拿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学生Elías Warshaw和荒地恐龙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兼馆长Denver Fowler在一份声明中写道。

霸王龙家族庞大:它包含九个属,在动植物分类系统中,属位于种之上、科之下。该家族包括一个名为盗龙属(daspletosaurs)的掠食者属,它们生活在大约7950万年至74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研究团队认为,威尔逊盗龙是一种过渡性的盗龙,是托罗斯盗龙(Daspletosaurus torosus)的后代,也是霍纳盗龙(Daspletosaurus horneri)的前身。“盗龙”(Daspletosaurus)在希腊语中意为“可怕的蜥蜴”,该标本被昵称为西西弗斯,以纪念被诅咒永远将巨石推上山顶的神话人物。从周围的岩石中提取骨骼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包括从骨架顶部移走了约25英尺的石头。
在晚白垩纪的北美洲,多个密切相关的物种构成了恐龙的进化家族。过去人们认为这些物种同时存在,这将是生物学家称之为分支进化的证据。然而,新发现的标本以及对这些动物生存时间的更深入了解,改变了古生物学家对恐龙进化的理解。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许多这些物种实际上在时间上非常接近,形成了一条单一进化谱系中连续的阶梯状步骤,其中一个祖先物种直接进化成了一个后代物种,”Warshaw和Fowler写道。
这个过程被称为物种形成(anagenesis),或称线性进化。它不同于枝状进化(cladogenesis),后者通过连续的分支事件产生许多相似的密切相关的物种,它们是进化上的“表亲”,而不是祖先和后代。
“这项新研究支持将霸王龙加入到越来越多的恐龙(包括角龙和鸭嘴龙)的名单中,这些恐龙已经被提出存在物种形成(线性进化)。”Warshaw和Fowler说。这表明线性进化在恐龙中可能更为普遍,而分支进化发生的频率可能比以前想象的要低。
Warshaw目前正在进行更详细的研究,以确定《雷克斯霸王龙》和盗龙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