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早些时候,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以表彰他在测序尼安德特人基因组方面所做的工作。这些突破性的DNA进展帮助科学家们从个体层面更好地了解我们人类一些遥远的祖先。尽管如此,关于他们的家庭和社会结构,我们仍然知之甚少。
然而,科学家们已经开始通过DNA了解一个特定的尼安德特人家庭。一项今天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新研究, examining the sequenced DNA from 13 Neanderthal individuals: 7 males and 6 females, of which 8 were adults and 5 were children and young adolescents. 分析DNA时,研究团队发现这些遗骸包括一位尼安德特人父亲和他的十几岁的女儿,以及一个小男孩,还有一个可能是表亲、姑姑或祖母的成年女性。
[相关:头骨研究揭示了人类-尼安德特人杂交。]
线粒体DNA还包含了几种在个体之间共享的杂合体。杂合体是一种特殊的基因变异,只持续很小的代数。根据研究团队的说法,这种杂合体与亲属关系的结合强烈表明,在过去14年中通过多次科学发掘在西伯利亚的Chagyrskaya洞穴发现的、大约有5.4万年历史的尼安德特人,一定是在大约同一时间生活和死亡的。
“他们生活在同一时期,这一点非常令人兴奋。这意味着他们很可能来自同一个社会群体。所以,这是我们第一次能够利用遗传学来研究尼安德特人社区的社会组织,”该研究的第一作者、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博士后学者Laurits Skov在新闻稿中说。
研究团队还发现这个尼安德特人社区内的遗传多样性极低。他们通过比较线粒体DNA的遗传多样性(由母亲遗传)和Y染色体(由父亲传给儿子)的遗传多样性,回答了是男性尼安德特人还是女性尼安德特人之间会进行群体间的迁移这一问题。
线粒体遗传数据中的多样性远高于Y染色体,这表明女性迁徙将这些群体联系在了一起。研究人员没有发现与另一个被称为丹尼索瓦人的早期人类物种之间存在基因流动的证据。
[相关: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至今仍在帮助人类。]
“我们的研究为尼安德特人社区可能的样貌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画面”,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另一位研究员、该研究的作者Benjamin Peter在新闻稿中说。“这让我觉得尼安德特人更加像人类。”
这些样本是在南西伯利亚发现的,那里也是著名的丹尼索瓦洞穴的所在地。来自这个洞穴的DNA发现了尼安德特人和另一种被称为丹尼索瓦人的早期人类物种不仅有过互动,而且还生下了后代。
这项研究集中在Chagyrskaya和Okladnikov洞穴发现的尼安德特人遗骸,这两个洞穴距离丹尼索瓦洞穴约62英里(100公里)。大约5.4万年前,尼安德特人曾短暂地占据过这些地点,除了人类骨骼和牙齿碎片外,考古学和民族学研究所及俄罗斯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还在现场发现了石器和动物骨骼。
根据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数据,研究人员成功地从17个尼安德特人遗骸中提取了DNA,这是迄今为止一项研究中测序最多的尼安德特人遗骸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