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一处著名的史前洞穴遗址出土了同类中最古老的多功能工具。然而,这把冰河时代的“瑞士军刀”并非由早期智人(*Homo sapiens*)制造。相反,这件实用配件来自我们的进化近亲——尼安德特人。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
尼安德特人常常被误解。尽管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并非如此,但许多现代智人仍然认为,这个古老物种的灭绝主要是因为他们比他们的克罗马农人(Cro-Magnon)竞争对手更笨。但是,虽然他们的认知能力可能在更宏大的故事中扮演了角色,但尼安德特人并没有像他们被描绘的那样不那么进化。例如,在 2024 年,研究人员在西班牙布尔戈斯的普拉多·巴尔加斯洞穴系统发现了似乎是尼安德特人收集的装饰品。
最近,一个在比利时中部斯卡尔迪纳洞穴考古宝库进行持续挖掘的团队发现了一块具有明显故意加工痕迹的动物骨头。进一步分析表明,这是一块来自洞狮(*Panthera spelaea*)的胫骨,这种已灭绝的豹子曾生活在现今欧洲,直到大约 1.3 万年前。其他测试也表明,这块骨头约有 13 万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萨阿利冰期结束时。
比利时根特大学的考古学家们对骨头上多处故意雕刻的痕迹特别着迷。研究团队共确定胫骨上有四种独立的工具,以及被重新利用的迹象。该研究的作者推测,其中一些工具最初用于凿刻等工作。之后,尼安德特工匠将骨头打碎,并重新用于制作燧石工具——这个过程被称为修整。虽然这把多功能工具的其他用途尚不清楚,但研究团队认为它提供了尼安德特人创造力的决定性证据。

“将狮骨有意转化为功能性工具,突显了尼安德特人的认知能力、适应性以及超越其生存需求的资源利用能力,”他们在研究中解释道。
除了其直接用途,这件骨制工具还有助于理解尼安德特人与洞狮的关系,洞狮与他们共存了数十万年。其他考古遗址也曾出土过剥皮和屠宰狮子的证据,但斯卡尔迪纳的发现是专家首次发现由这种动物骨骼制成的工具。
此外,尼安德特人制作狮骨多功能工具的方法与洞穴中发现的其他物品(包括一些用熊骨制成的物品)相同。因此,该研究的作者认为,尼安德特人可能并没有赋予这些动物太多象征意义——或者至少,并不比他们赋予熊的意义更多。相反,他们可能出于实际需要而捕猎这些动物。
研究人员希望继续研究这项最新发现,以确定其可能的其他用途。与此同时,这件工具为其他考古学家在其他发掘地点提供了一个搜寻的范例。无论如何,有一件事是明确的:是时候给予长期被低估的尼安德特人应有的认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