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转瞬即逝的亚原子粒子可能暴露出一个主要物理学理论的缺陷

对亚原子μ子进行的精确测量具有重大意义——前提是基本理论是准确的。
The ring-shaped machinery of the Fermi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
位于芝加哥附近的美国能源部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Ryan Postel/Fermilab

粒子物理学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该领域本身是否揭示了宇宙的不完整图景。在美国能源部位于芝加哥郊区的一处设施费米实验室,粒子物理学家们正试图解决这一身份危机。在那里,μ子g-2(发音为“g minus 2”)合作组织的成员一直在精确测量一种奇特的粒子——μ子。上周,他们公布了他们更新后的结果:μ子——一种比电子更重、更短暂的对应粒子——可能受到未知事物的干扰。

如果准确,这将表明构成现代粒子物理学基础的理论并未讲述全部故事。或者不是?虽然合作组织的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μ子,但理论研究人员一直在重新评估他们的数字,这使得人们怀疑是否存在这样的误差。

“无论哪种情况,都有我们不理解的地方,需要加以解决,”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粒子物理学家、μ子g-2合作组织的成员伊恩·贝利(Ian Bailey)说。

现代粒子物理学中经过检验的基本定律——科学家称之为标准模型——将μ子视为我们宇宙的基本组成部分。μ子和电子一样,是带负电的亚原子粒子;但与电子不同的是,μ子会在数百万分之一秒后衰变。尽管如此,科学家们在自然界中仍然很容易遇到μ子。地球的高层大气中充满了μ子雨,这是由撞击地球的高能宇宙射线产生的。

但如果μ子的表现不如物理学家预期的那样,那么这表明标准模型是不完整的,并且存在一些迄今未知的物理学在起作用。“事实证明,μ子被预测比……电子对新物理学存在的敏感性更高,”贝利说。

[相关:绿色革命即将来临,将改变耗能巨大的粒子加速器]

和电子一样,μ子也会像陀螺一样旋转,从而产生磁场。标题中的g定义了它的旋转速度。单独来看,μ子的g值为2。实际上,μ子并非孤立存在。即使在真空中,μ子也会被大量短暂的“虚粒子”所困扰,这些虚粒子会从量子存在中弹出又消失,从而影响μ子的自旋。

标准模型也应该解释这些粒子。但在 2000 年代,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测量g,并发现它比标准模型的预测值略大但显著。也许布鲁克海文的科学家们弄错了——或者,也许,μ子受到了标准模型未考虑到的粒子或力的影响。

打破标准模型将是粒子物理学史上最重要的时刻之一,粒子物理学家们对此类颠覆性事件绝不轻视。布鲁克海文的科学家们 将他们的实验转移到伊利诺伊州的费米实验室,在那里他们可以利用更强大的粒子加速器来大规模生产μ子。2018 年,μ子g-2 实验开始运行。

三年后,该实验合作组织公布了他们的初步结果,表明布鲁克海文并没有犯错或出现幻觉。上周公布的结果增加了 2018 年和 2019 年两次运行的数据,证实了 2021 年的发现,并提高了其精度。他们观测到的g值——约为 2.0023——在第八位小数后与理论预测值有所偏差。

[相关:科学家在 LHC 设施中发现来自宇宙最初时刻的瞬逝粒子]

“我们已经很好地确定了磁异常的真实值,”康奈尔大学的粒子物理学家、μ子g-2 合作组织的成员劳伦斯·吉本斯(Lawrence Gibbons)说。

如果这个结果几年前就出来了,物理学家们可能会将其誉为超越标准模型的物理学的确凿证据。但今天,事情并非如此简单。量子世界的事情很少有简单的,但这些量子工作的干扰因素在于,标准模型自身的预测也模糊不清。

“理论方面出现了一些变化,”贝利说。

物理学家认为,那些影响μ子g的“虚粒子”是通过不同的力起作用的。一些粒子通过电磁力拉扯,其影响很容易计算。另一些粒子则通过强核力作用(我们主要注意到它的影响是因为它将粒子束缚在原子核内)。计算强核力的影响非常复杂,理论粒子物理学家经常在计算中代入过去实验的数据。

然而,最近,一些理论小组采用了一种称为“晶格量子色动力学”或晶格 QCD 的技术,这使得他们能够在计算机上计算强核力的数值。当科学家们将晶格 QCD 的数字输入他们的g预测中时,他们得出的结果与μ子g-2 的结果更加一致。

更令人困惑的是,一个位于西伯利亚的不同的粒子实验——已知为 CMD-3——得出的结果也使μ子g-2 的差异消失。“那一个真让人挠头,”吉本斯说。

μ子g-2 合作组织尚未完成。处理 2021 年至 2023 年收集到的三倍数据仍然是合作组织待办事项清单上的工作。一旦他们分析完所有这些数据(可能在 2025 年准备就绪),物理学家们相信他们可以将g减 2 的估计值提高一倍。但尚不清楚这种改进是否会解决问题,因为理论物理学家们正在竞相更新他们的预测。μ子是否真的行为异常的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Rahul Rao Avatar

Rahul Rao

特约撰稿人,科学

Rahul Rao 自2021年初以来一直是《科学美国人》的实习生和特约科学作家。他报道物理学、太空、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领域以及其他一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