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基督教在中世纪传播到欧洲,马肉的消费量有所下降。然而,考古证据表明,生活在今天匈牙利地区的人们仍然继续食用马肉。根据 7 月 14 日发表在《Antiquit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这些发现表明,食用马肉——被称为马肉食——的衰落并非出于宗教原因。
在基督教传入欧洲之前,食用马肉在当时的欧洲相当普遍。在中世纪的过程中,这种习俗逐渐减少,书面记载将基督教的采纳视为主要原因。教会从未正式禁止食用马肉,但许多中世纪的基督教文献将这种习俗斥为不合礼仪——或与撒旦有关——并将其与非基督徒的“野蛮”习俗联系起来。
“根据文献资料,在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兴起时,放弃食用马肉被广泛认为是其原因,”该研究的作者写道。“然而,在没有明确禁令(类似于犹太教/伊斯兰教禁止猪肉)的情况下,欧洲各地对食用马肉的谴责程度存在很大程度的地域差异。”
[ 相关:科学家们发现了马匹为何是杰出运动员的原因。 ]
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动物考古学家László Bartosiewicz 和匈牙利人文研究中心(HUN-REN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Humanities)的考古学家Erika Gál 检查了来自198 个中世纪匈牙利定居点的垃圾坑中发现的 500 多块马骨。他们分析了定居点内中世纪垃圾堆中的马骨比例,以计算某个地点是否含有超出平均水平的马骨。马骨越多,表明食用马肉的可能性越大。
研究小组发现,垃圾坑中的马骨比例相对较高。即使在匈牙利于公元 1000 年加冕国王伊什特万一世(King Steven I)并皈依基督教 200 多年后,这些定居点的人们很可能仍在食用马肉。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马骨占定居点剩余动物食物垃圾中可识别的牲畜遗骸高达三分之一。
马肉消费在 1241-42 年蒙古入侵后开始减少。研究小组认为,这种下降很可能是因为马匹变得更加稀少,因此对战争努力更为重要。
“马匹是宝贵的战利品,幸存的马匹很可能比食用有更高的需求,”作者写道。

此外,蒙古入侵杀死了约 40% 至 50% 的匈牙利人口。为了重新人口,匈牙利和克罗地亚国王贝拉四世(Béla IV)邀请了来自西方的居民迁往该地区。这些迁入的群体比匈牙利更具牧民色彩的居民更加城市化,因此马肉不是他们饮食的一部分。相反,这些群体更喜欢食用猪肉,因为猪更适合定居耕作。
根据研究小组的说法,这些发现表明马肉消费的下降并非基于宗教压力,而是由于马肉可获得性的降低以及国内人口结构的变化。它们还表明了考古学如何能够挑战
历史叙事,因为这些叙事可能带有自身的议程,并且通常是在实际事件发生很久之后才写成的。
“自古以来,将马肉食等同于‘野蛮’的陈词滥调比比皆是,”作者总结道。“这种‘他者化’在描述事件的文献中尤为明显,有时会晚于事件发生数个世纪,并可能反映负面的泛化,而非过去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