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自然拥有奇特色彩,例如电蓝色捕鸟蛛和斑点鲜艳的箭毒蛙。斗牛士虫(Anisoscelis alipes)得名于斗牛士,以其后腿上鲜艳的旗帜状红色装饰而闻名。这些昆虫原产于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巴拿马、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科学家们一直对其腿上标志性的红色旗帜的用途感到困惑。最近发表在《行为生态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这种炫耀式的腿部挥舞实际上是斗牛士虫复杂防御策略的一部分。
在动物界,一些最明显和最显眼的特征通常由雄性表达,例如麋鹿的大角或孔雀华丽的羽毛。2022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斗牛士虫的腿部动作并非性信号。雄性和雌性斗牛士虫都喜欢炫耀其可拆卸的后腿,并且无论是否有潜在的配偶在场,挥舞行为都不会改变。这让研究人员质疑,它们的腿部挥舞是否是在警告捕食者存在化学防御和不良味道,或者将攻击引向可拆卸的后腿以增加逃生的机会。
[相关:蝉像大型动物一样在气流中排尿。]
为了找出其腿部动作的真正原因,新研究的团队在巴拿马的甘博阿进行研究,这是一个靠近巴拿马运河的小镇。他们将模仿斗牛士虫配饰的红色旗帜绑在蟋蟀的腿上,并观察食虫鸟类(称为翠鸟)对这些红色旗帜的反应。翠鸟是大型鸟类,羽毛闪耀,尾巴长,视力敏锐,并且非常喜欢吃蟋蟀。团队花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捕捉这些鸟类进行实验。
“我们将网布设在森林中我们观察到鸟类活动最频繁的区域,当捕获到一只鸟时,我们立即将其带到笼子里进行测试,”研究的合著者兼史密森尼学会热带研究所(STRI)的研究员豪尔赫·梅迪纳在声明中说。“测试完成后,我们将鸟类放回捕获它们的同一区域。”

他们发现,鸟类的攻击并不主要针对后腿的旗帜。这表明旗帜不是用来转移捕食者攻击的。然而,这支持了昆虫可能利用某种化学防御作为自卫的观点。
普通蟋蟀总是遭到攻击,但有旗帜的蟋蟀被攻击的次数更少。斗牛士虫本身被鸟类主动回避,无论它们是否有旗帜。根据该团队的说法,这表明旗帜只是其防御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关:食虫植物将昆虫育种场变成死亡陷阱。]
为了进一步检验鸟类不喜欢斗牛士虫味道的想法,他们将蟋蟀和斗牛士虫都提供给从未见过它们的新生幼鸟。无论是否有旗帜,斗牛士虫似乎都能警告捕食者远离。当幼鸟攻击时,它们会通过摇头并经常拒绝吃更多斗牛士虫来表明这些虫子味道不好。然而,蟋蟀则被迅速攻击和吃掉。

“我惊奇地发现,当我们给美味的蟋蟀装上斗牛士虫的旗帜时,它们立即变得对鸟类捕食者吸引力下降,”研究的合著者兼STRI的博士后研究员朱丽叶特·鲁宾在声明中说。“看来这种警告信号足以让鸟类保持警惕,但昆虫本身却配备了‘别吃我!’的信号,即使没有旗帜,有经验的鸟类也不会碰它们。”
研究团队认为,这些旗帜似乎向鸟类发出信号,表明斗牛士虫不是美味或安全的选择。这些旗帜还与其他昆虫特征相结合,以强调这一信息。这表明它们是复杂防御策略的一部分,该策略很可能是为了保护它们免受鸟类的侵害而进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