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在火星上的日落方式不同。这部分归因于它与恒星的距离(平均1.42亿英里,而地球约为9300万英里),但也与这颗行星的大气层有关。我们可以在这颗红色行星的夜光云中看到这些效应的一个绝佳例子。
夜光云(也称为暮光云)在拉丁语中意为“夜晚闪耀”,它们是地球上鲜艳的红色、橙色和紫色黎明和黄昏天空的成因。如果条件适宜,它们有时甚至会呈现出虹彩般的“珍珠母”质感。上个月,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探测器在火星日落时捕捉到了夜光云和闪光云的形成。
这段由好奇号的Mastcam于1月17日记录的16分钟的短暂画面,也展示了这颗行星的大气层与地球大气的巨大差异。火星云有时由水冰组成,但由于其大气层超过95%是二氧化碳,所以CO2冰也可以在高处和低处形成。后者形成的云可以呈现出虹彩般的光泽——就上个月的录像而言,它们形成于地表上方37-50英里之间,并在图像的顶部可以看到,而水冰云则在它们下方朝相反方向穿过天空。
这些暮光云不仅是罕见的景象——它们可能只能在火星特定区域上空形成。好奇号和探路者号探测器(分别位于赤道上方和下方)都记录了这些大气现象。然而,毅力号位于北半球更远的地方,尚未记录到任何夜光云。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太空科学研究所的大气科学家马克·莱蒙(Mark Lemmon)表示,引力波可能是罪魁祸首。
“二氧化碳在这里本不应该凝结成冰,所以一定有什么东西在将其冷却到可以发生这种情况的程度,”他在1月11日美国宇航局的一份声明中说。“但火星的引力波尚未完全理解,我们也不完全确定是什么原因导致暮光云在一个地方形成而在另一个地方不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