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的“朱诺”号探测器于6月飞掠了木星的卫星木卫三。利用这次交汇的数据,科学家们创作了一段木卫三大气层声音的音频。
在“朱诺”号绕木星运行的第38次轨道上,该探测器飞掠了木卫三,并记录了这颗卫星的电磁无线电波。 “朱诺”号利用其“波”(Waves)仪器探测到了由木卫三磁层产生的这些波。 NASA科学家调整了这些录音的频率,创作了一段长达50秒、可供人耳听到的音频。这段音频听起来像是《星球大战》里的声音,带有类似R2-D2的高亢钟声和口哨声。
“这段声轨足够奇特,让你感觉自己仿佛在‘朱诺’号二十多年来首次飞掠木卫三时一同在其中航行,”西南研究院的“朱诺”号首席研究员斯科特·博尔顿(Scott Bolton)在声明中说。“如果你仔细听,你会听到录音中段附近频率的急剧变化,这代表进入了木卫三磁层的一个不同区域。”
对木卫三波段录音的分析仍在进行中,但“最近距离通过后频率的变化可能是由于从木卫三的夜半球进入了昼半球,”波段调查(Waves investigation)的首席联合研究员威廉·库尔特(William Kurth)在一份声明中说。
木卫三是我们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其直径是地球的41%。它也是已知唯一拥有自己磁场的卫星。
“朱诺”号是NASA旨在了解巨型气态行星如何形成及其在太阳系形成中所扮演角色的任务。 “朱诺”号于2011年发射,2016年开始绕木星运行,是第一艘能够穿透覆盖这颗巨型行星的厚厚气体层的探测器。
[相关:“朱诺”号终于近距离观测到木星大红斑,并测量了其深度]
利用“朱诺”号的磁力计,NASA团队最近还制作了有史以来最详细的木星磁场地图。通过对比探测器在巨型气态行星轨道上五年的读数,科学家们发现,木星赤道处的磁异常“大蓝斑”正在向东漂移。它相对于行星本体的漂移速度约为每秒2英寸,这意味着它将在大约350年后绕行星一圈。大红斑——位于木星赤道以南的反气旋——正在向西漂移,并将在大约四年半的时间内绕行星一圈。
“这确实是我们第一次看到磁场受到大气层的影响,”博尔顿告诉《华盛顿邮报》。“这确实表明,其深层大气层非常有活力,远比人们想象的要活跃得多。”
该团队还发布了木星及其漩涡风暴的最新图像。木星的涡旋与地球海洋中的涡旋相似——天文学家认为它们是自发产生的,研究人员不知道这些风暴何时会消散,或者是否会消散。新的图像和读数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木星以及整个太阳系。如此巨大的气态行星的形成无疑影响了我们太阳系的形成方式,但天文学家对木星的起源仍然知之甚少。这些数据使行星科学家更接近于拼凑出木星这团气体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试图了解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博尔顿告诉《邮报》。“而木星是这段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