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了解,成百上千只寒鸦会在黎明时分同时从树梢腾空而起。现在,生态学家们得知,这种同步迁徙的时刻是由一种复杂的行为决定的,这种行为被称为“共识决策”,即群体中的大多数个体决定了鸟类的行动。
寒鸦(Corvus monedula)在日出时成群结队地飞向天空,然后在白天分成小群觅食。为了弄清楚如此庞大的鸟群是如何决定何时起飞的,英国的研究人员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在康沃尔郡录制了数百小时的鸟鸣声。他们测量了第一批寒鸦开始鸣叫的时间、鸟鸣声的响度以及鸣叫声增长的速度,然后将这些声音与这些鸟类起飞的录像进行了比较。研究小组发现,一旦鸣叫声达到临界点,寒鸦群就会一起起飞——鸣叫声增长得越快,它们起飞得就越早。研究结果于周一发表在《Current Biology》杂志上。
“它们一起离开,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景象。天空中突然充满了黑色的鸟。就像一场黑色的暴风雪,”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生态学家 Alex Thornton 告诉《New Scientist》杂志。“每一次叫声都是一只寒鸦在投票决定离开。‘一开始只有几声叫唤,然后越来越多的鸟加入进来,声音越来越大,增长越快,它们起飞得就越早,’ Thornton 补充道。在极少数情况下,当合唱的强度不足以形成足够强的共识,寒鸦们无法达成一致时,它们就会‘零零散散地’飞走。”
[相关:乌鸦和渡鸦展现出聪明才智和力量,主宰世界]
研究小组还发现,一旦寒鸦达成共识,它们几乎会立即起飞,数百只个体在不到五秒钟的时间内相继升空。当科学家们将过去的录音回放给寒鸦听,干扰了群体自然的合唱渐强过程时,他们能够将鸟类的起飞时间提前六分多钟。然而,鸟类并没有对其他噪音做出反应而改变起飞时间——这意味着这个群体特意在聆听其成员的叫声。
“这些群居鸟类喜欢成群离开,尽管‘每只寒鸦都有稍微软不同的偏好,什么时候想离开,这取决于它们的大小和饥饿程度等因素,’”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生、该研究的首席作者 Alex Dibnah 在一份声明中说。“一起离开栖息地有许多好处,包括免受捕食者的威胁和获取信息,例如在哪里找到食物。”
这项研究表明,叫声在这个物种的群体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们表示,这项研究的下一步是弄清楚人类造成的噪音污染可能会如何影响这一过程以及这些群体中的信息传播。
“想象一下,一个大的栖息地靠近城镇或繁忙的道路,”Thornton 告诉《BBC》。“如果鸟儿们听不到彼此的声音,无法形成共识一起离开,这可能会对它们的种群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