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号”用它可能是最后一张充满怀念的火星图像告别

这辆火星车称其在红色星球的时光“富有成效且平静”,并在此与大家告别。
An illustration of NASA's InSight spacecraft with its instruments deployed on the Martian surface.
美国宇航局“洞察号”探测器及其仪器部署在火星表面的插图。NASA/JPL-Caltech

在一年中最短、最黑暗的日子之一,美国宇航局的“洞察号”着陆器传回了可能是该火星车最后一张图像。由于火星尘埃不断积聚在为这台长19英尺的行星探测器提供动力的太阳能电池板上,“洞察号”预计将在几天内失去与地球的联系。

美国宇航局报告称,“洞察号”在12月18日未能响应来自地球的通信,而任务最后一次能够联系到这艘航天器是在12月15日。该着陆器可能已正式结束其运行任务。

[相关:在被火星尘埃掩埋之前,告别美国宇航局的“洞察号”着陆器。]

“洞察号”是“利用地震探测、大地测量学和热量传输进行内部探索”的缩写,它于2018年5月发射,任务是成为首个深入火星内部,研究其地壳、地幔和核心的机器人着陆器。2018年11月,它克服了“恐怖的七分钟”,成功着陆在埃律西昂平原。

在火星上,它监听了陨石撞击行星的声音,并使用地震仪测量“火星地震”。在这方面,“洞察号”功不可没,自2018年以来,它已探测到1300多次火星地震。12月14日,科学家宣布“洞察号”探测到了一次4.7级地震,发生在5月4日(火星日1222)。这次地震是火星上记录到的最大规模地震。

“这次火星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我们迄今为止看到的所有其他火星地震的累积能量,”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的地震学家、该研究的合著者约翰·克林顿(John Clint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尽管该事件距离我们2000多公里(1200英里),但在‘洞察号’记录到的波形如此之大,几乎使我们的地震仪饱和。”

“洞察号”还将一个名为“鼹鼠”的热探测器打入了火星表面。不幸的是,这个热探测器从未能够深入到足够深的地方以实现其最终目标。

[相关:“毅力号”在崎岖的火星上漫游,带来了5个关于火星的新发现。]

尽管“鼹鼠”未能按计划工作,“洞察号”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向地球发送了宝贵的数据和清晰的图像。它强大的工具帮助科学家们回答了关于岩石行星在我们的太阳系内外如何形成和继续演化等关键问题。

“洞察号”大型圆形太阳能阵列上的尘埃积聚限制了火星车随时间推移可以产生的电量。它于2020年完成了其最初的两年任务,美国宇航局又为其延长了任务期至2022年12月。但这取决于它能否坚持到最后,因为它现在产生的电量仅为其着陆时的大约20%。

“如果我还能和我的任务团队保持联系,我会继续——但我很快就要在这里下线了。感谢你们一直陪伴我,”火星车在Twitter上写道

“洞察号”之后,将有美国宇航局的“毅力号”“好奇号”火星车继续执行任务。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Laura Baisas Avatar

Laura Baisas

新闻编辑

Laura 是 Popular Science 的新闻编辑,负责报道各种主题。Laura 对所有水下事物、古生物学、纳米技术特别着迷,并探索科学如何影响日常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