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前所未有”的考古学研究,不平等并非不可避免

研究人员分析了横跨六大洲的 50,000 处古代住宅。
Gary Feinman and a crew member exposing a plaster floor on Terrace 925 in El Palmillo.
考古学家分析了横跨历史和地理的超过 50,000 处住宅的数据集。图片来源:Linda Nicholas 和 Gary Feinman

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的一个团队发布了一项首创性研究,分析了跨越六大洲、长达 10,000 年的贫富差距。这项研究结果于 4 月 14 日发表在期刊 PNAS 上,挑战了许多关于不平等不可避免性以及社会如何随着时间演变的长期假设。

美国当前的贫富差距 可以说是 现代历史上最严重的。但这种经济不公——即使没有那么极端——并非必然是 人口增长或政府政策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传统观点认为,一旦出现拥有正式领导人的大型社会,或者一旦出现农业,不平等就会急剧上升,”菲尔德博物馆中美洲、中美洲和东亚人类学麦克阿瑟策展人兼该论文的首席作者 Gary Feinman 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些观念已经存在了数百年,而我们发现的情况比这要复杂得多。”

Gary Feinman directing the excavations in the Platform 11 residence in El Palmillo.
这项研究建立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包括在墨西哥瓦哈卡州的考古发掘。图片来源:Linda Nicholas 和 Gary Feinman

Feinman 和同事们专注于他所描述的“前所未有”的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来自世界各地 1,000 个考古遗址的 50,000 处住宅。特别是,他们使用房屋大小和装饰性陈设的证据作为贫富的指标。

Feinman 引用他自己的实地考察经验说:“房屋大小的差异可能不是贫富差距的全部体现,但它是衡量经济不平等程度的一个一致的指标,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应用。”

他解释说:“在墨西哥瓦哈卡谷……几乎总是,房子越大,房子就越精致,有特殊的装饰和更厚的墙壁。”

研究小组利用房屋测量结果来帮助计算所谓的 基尼系数。(尽管 Corrado Gini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之后是一位优生学家和著名的意大利法西斯主义者,但他的名字仍然是一个常用的统计测量方法,用于评估一个地区或人口的经济不平等。)该系数的范围是 0-1,0 代表完全平等,1 代表最大不平等。然后将从数据中计算出的系数进行跨时间和空间的比较,以检验差距如何因政治体制、人口和其他可能因素而异。研究人员很快意识到,社会规模的大小并不总是与不平等的增加相符。 

几个世纪以来,许多专家认为,正式治理、农业和技术进步的兴起导致了社会经济群体之间的差距。历史学家经常将 古希腊和罗马欧洲中世纪社会 作为人类集体过去的普遍代表。

Feinman 说:“在高程度不平等在大型社会中并非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因素可能使其更容易发生或达到高程度,但这些因素可以通过不同的人类决策和制度来抵消或改变。”

研究人员在他们的论文中认为,人类的选择、治理和合作可以在最小化不平等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在更大的人口或更具等级制度的政府中,经济困境也并非不可避免。

Feinman 说:“而且,如果说不平等并非不可避免……那么,那些常常表达的、认为某些经济、人口或技术条件或因素导致巨大贫富差距不可避免的观点,在我们全球的过去并没有得到证实。”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Andrew Paul Avatar

Andrew Paul

特约撰稿人

Andrew Paul 是 Popular Science 的特约撰稿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