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印加帝国,记录并非一项枯燥的统计任务——而是一种艺术形式。除了仅仅依靠抄写员在贸易、农业产量和劳动等科目上维护账本外,这个古老的南美文化还转向了一种名为奇普(khipu)的记录工具。每个奇普都像一个独立的电子表格,上面有多条打结的绳子,代表着十进制数字,这些绳子都悬挂在一根由人类头发编织而成的锚绳上。
考古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怀疑奇普是非常个人化的工具,头发充当着作者的“签名”。西班牙殖民时期的记载甚至提到,印加精英在去世时会将专门负责奇普的男性官僚——奇普卡马约克(khipukamayuqs)——与其打结的装置一同埋葬。但根据最近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详细介绍的新分析,奇普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帝国中可能更为普遍。
关键证据来自饮食。一个国际研究团队结合放射性碳定年法和同位素比质谱法,评估了一个奇普样本的年代以及其头发中的碳、氮和硫含量。该奇普的年代约为公元1500年,其主人是一位主要以蔬菜和块茎为食的印加人。鉴于更富有和受人尊敬的印加精英食用大量肉类和玉米,这个奇普样本很可能属于普通民众。

进一步的同位素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理论。头发中的氧和氢含量表明,这位神秘人物生活在海拔约8560至9186英尺(约2600至2790米)的高度。
“换句话说,这个人生活在高地,相对远离太平洋,”研究作者解释道。“这一发现与饮食中海洋资源含量较低的情况相符。我们的结果还表明,此人生存于秘鲁南部或智利北部。”
仅凭一个奇普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因此该团队希望将来能对其他样本进行类似的同位素分析。但至少,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工作“表明普通民众也参与了印加奇普的制作。”
巧合的是,这项研究也强调了原住民一手资料的重要性和价值。关于奇普使用范围扩大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16世纪,当时一位克丘亚贵族和文化编年史家Felipe Guaman Poma de Ayala写道,印加妇女用她们的奇普“[记录]下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