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欧城市地区,一种蝴蝶和一种蛾子正在享受秋天,尽管它们并不是真的在逛南瓜田。这些城市地区的昆虫在秋季比同一物种在乡村地区停留的时间更长,并且诱导滞育(它们会暂停发育并减少进食以度过冬天)的时间也更长。
一项 在芬兰和瑞典进行的研究 表明,这些结果源于这些城市地区的热量和光线,改变了这些昆虫的行为方式。对于许多其他依赖温度来判断季节变化的物种来说,这些行为差异可能也是如此。
斯德哥尔摩大学生理学研究员、该研究的作者之一马修·尼尔森(Matthew Nielsen)表示:“动物利用日照长度来判断一年中的什么时候,并做出季节性决定,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我们很有可能在城市环境中看到许多许多其他物种出现类似的影响。”
尼尔森的工作侧重于季节可塑性,这是一个术语,包括蝴蝶如何决定何时发育、世代的时间以及何时诱导滞育。
“气候变化正在改变日照长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尼尔森说。“城市里也发生着同样的事情。”他解释说,该团队研究了诸如气候变化和光污染等影响昆虫行为的因素。“[这种变化]可能会扰乱昆虫预测何时需要开始为冬季做准备的能力。”
科学家和市民都为这项研究做出了贡献,因为该项目需要收集广泛区域的大量数据。这项研究使用了通过公民科学应用程序收集的关于两个物种 _菜粉蝶_(*Pieris napi*)和 _纵带纹弄蝶_(*Chiasmia clathrata*)的数据。这些应用程序允许个人观察和记录自然界的数据,然后研究人员可以访问这些数据进行类似此类的调查。该研究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秋季这两个物种的存活时间。
数据显示,与乡村地区相比,在城市地区,这两个物种在诱导滞育前通常会在秋季多飞行数天至数周。研究人员还试图找出这些更长的飞行模式是否是可遗传的,而不仅仅是行为改变。为此,他们进行了称为“共同园艺实验”的测试,研究人员在斯德哥尔摩和赫尔辛基这两个城市的乡村和城市地区捕捉昆虫,然后在受控的环境中饲养它们的后代。这使他们能够观察到实验室中的后代是否表现出滞育诱导时间上的差异,具体取决于其亲本昆虫的采集地点。赫尔辛基的乡村和城市昆虫后代之间的差异不够显著,但斯德哥尔摩的昆虫在滞育诱导方面表现出清晰且统计学上显著的差异,支持了这种行为是可遗传的观点。
这些研究人员预计,这些性状不仅是可遗传的,而且是适应性的,因为这些推迟诱导滞育的昆虫可能能够在秋季多繁殖一代。然而,要证明这一点,研究人员必须进行测试,以对比这些昆虫乡村和城市种群的适应性。
人类持续以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的方式影响着野生动物。尼尔森说:“我们目前只研究了两个城市。“我们不知道这是否适用于其他物种。”这些昆虫及其不断变化的行为只是人类对昆虫世界影响的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