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如今飞行已是相当寻常的时代,你第一次乘坐飞机旅行时,仍有些事情会让你记忆犹新。飞机加速起飞时,你被推向座椅的强烈感觉,第一次颠簸时的紧张不安,以及卫生间里发出的“哗啦啦”的声音。
当你按下飞机马桶的“冲水”按钮时,碗里的污物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被吸走,消失得无影无踪,随之而来的是那令人警惕的噪音。听到这噪音,看到因此变得“干净”的马桶,很明显这背后存在某种吸尘器般的效果。但飞机马桶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
关于马桶……和理想气体?
普渡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系主任、航空航天工程师Bill Crossley向《大众科学》解释说,答案既简单又充满智慧。该系统依赖于一个简单的原理。
“当你飞到高海拔并高速飞行时,机舱外的气压远低于机舱内,”他说。
物理定律——特别是理想气体定律——规定,相对高压区域的内容物会倾向于流向相对低压区域。冲洗飞机上的马桶会打开一个阀门,连接加压的机舱和一个保持大气压的储罐。这个过程恰好产生了这种压差。
换句话说,“当你冲马桶时,你基本上是打开了一个通往外界的阀门,压差会将碗里的任何东西都吸走,”Crossley说。
该系统的妙处在于,它不需要真空泵或其他复杂的设备来产生压差。它只是利用了飞机在高空时内部和外部现有的压力差。当然,这需要存在压力差。
Crossley说,在地面上,该系统会使用一个真空泵。该泵会一直使用,直到飞机达到大气压力允许系统自行工作的海拔高度,然后才会被关闭。
这个想法本身很简单,而且自1975年首次获得专利以来基本没有改变。然而,退休飞机工程师Nigel Jones解释说,其实现的复杂程度因飞机而异。有些飞机的系统会将所有马桶的污物排到一个储罐,而另一些则使用多个小型储罐。有些使用复杂的管道布置,而另一些则选择更简单的配置。
[相关:堆肥马桶是如何工作的?告别冲水。]
简单、复杂,以及中间的储罐
然后是洛克希德三星(Lockheed TriStar),这是一款制造于1968年至1984年之间,至今仍是Jones最喜欢的飞机。三星客机的马桶以圆形排列而闻名,它们在幕后的设计与其对乘客的印象一样别具一格。
“(三星客机)有一个逻辑系统来管理冲水,”他深情地说。“前面有一个储罐用于前部的马桶,后面还有另一个用于五六个马桶。该系统有三个,我记得是三个马桶泵,它会轮流冲水,逻辑盒会判断,比如如果马桶五要冲水,逻辑盒就会说‘好了,该轮到泵一了’。这非常复杂,而这一切只是为了冲马桶。”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个系统听起来有点过度设计。“每次出现问题,并且检查水泵无法解决时,我们都会这样想,”Jones承认。“如果我们不得不进去查看逻辑盒,就得趴在储罐上面。这……嗯,不是很愉快。”
虽然这种复杂性可能有点多余——而且在现代客机中很少见——但Jones指出,系统管道中一定程度的弯曲和转折很重要,原因很简单:它可以减缓污物的速度。
“(污物)不是直达(储罐)的,也不能是直达的,”Jones说。“真空压力意味着抽吸速度很快,如果管道没有弯曲,污物会以相当大的力撞击储罐内壁。”
有多大的力?Jones说,足以“可能打破储罐”。即使没有如此灾难性的后果,他干涩地指出,“噪音也会非常惊人。”
“蓝冰”:比听起来更糟糕
在真空冲水系统出现之前,飞机使用的是化学系统,类似于如今便携式马桶中使用的系统,其中马桶直接连接到一个装满令人讨厌的蓝色液体的储罐。这也能解释“蓝冰”一词的起源,它指的是不知何故从储罐中泄漏出来的污物——在高海拔地区,任何此类污物都会立即冻结,并一直保持冷冻状态,直到返回地面,此时它会向任何不幸遇到它的人显露其真实面目。
如今,这种系统已极为罕见,仅用于足够大到航空法规要求配备马桶,但又足够小以至于真空系统弊大于利(不值得使用)的飞机。Crossley说,仅属于这一类别的飞机是小型商务飞机,它们有时配备了他所描述的“高级便携式马桶”。
他说,在大型飞机上,真空系统确实是唯一的选择。“它具备了飞机系统应有的所有特点:第一,它安全;第二,它可靠;第三,它轻便。”
本文是《Popular Science》“有问必答”系列的一部分,我们在此回答您最离奇、最烧脑的问题,从日常到不寻常的问题。有什么一直想知道的吗? 问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