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支由考古学家和其他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团队在印度尼西亚的弗洛勒斯岛上发现了一些属于极其罕见早期人类物种的新化石。智人(Homo floresiensis)因其矮小的身材而被科学家们 比作JRR托尔金《指环王》系列中的霍比特人。这三块约70万年前的骨骼为了解智人,即弗洛勒斯岛的“霍比特人”的演化提供了线索。
这些新发现的化石详见于8月6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 研究,其中包括了这些 古人类 的第一个头骨以下骨骼。
[相关阅读:“露西”,我们古代的祖先,曾非常健壮。]
体型异常的动物
在印度尼西亚出现小型人类物种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该地区以体型异常的非人类动物而闻名。小型的 大象近亲“斯捷戈登”、巨大的 重达15磅的老鼠、巨大的鳄鱼 等都曾在这片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漫游。

这些早期人类的证据 首次于2003年 在梁布阿洞穴被发现,发现者是已故考古学家迈克·莫尔伍德(Mike Morwood)领导的团队。考古学证据表明,这些人类身高仅约3.4英尺,大脑较小,生活在距今仅5万年前。那时,智人(Homo sapiens)早已在南方的澳大利亚定居。
然而,关于东南亚的这些古人类是如何演化得如此矮小,以及 它们的起源,仍然存在 considerable 争论。有人推测智人是早期亚洲直立人的一个较小的后代。另一种理论是,它们是一个更古老的非洲古人类物种的晚期幸存者,该物种 早于直立人。如果真是这样,它们也可能是能人或 臭名昭著且异常强壮的“露西”(南方古猿阿法种) 的后代。
它们是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矮小的?
这项 新研究 中的化石是在比梁布阿洞穴更远的地方——马塔门格发现的。这个露天遗址位于洞穴以东约46英里处,是索阿盆地稀疏的热带 草原。此前, 考古学家在那里发现了一些古人类化石,包括一块颌骨碎片和六颗牙齿,这些化石来自大约70万年前由小溪沉积形成的砂岩层。
[相关: 尼安德特人可能是早起者。]
新的化石也比梁布阿的 古人类早大约65万年。它们属于至少三个个体,可能拥有比最初的智人标本更小的颌骨和牙齿,这表明弗洛勒斯古人类 很早就演化出了矮小的体型。
然而,在马塔门格之前的发掘中,仍然缺少一个重要的谜题碎片。这个物种 头骨以下的骨骼(postcranial elements) 尚未被发现。没有这些骨骼,就无法证实这些古人类的身高至少与智人一样矮,甚至更矮。
一些关键骨骼
重要的是,本研究的团队发现了 第一个属于智人的头骨以下骨骼。他们发现了一个成年肱骨远端骨干——也就是上臂骨的下半部分。
对化石进行数字显微镜分析表明,这根小肱骨属于一名成年人。研究团队能够根据骨骼长度计算出体高,并认为其 身高约为3.2英尺。这比在梁布阿洞穴发现的6万年前的智人骨骼(约3.4英尺高)矮了大约两英寸。

“这根70万年前的成年肱骨不仅比智人的短,而且是目前已知的人类化石记录中最小的上臂骨,”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考古学家、该研究的合著者亚当·布鲁姆(Adam Brumm)在 一份声明 中说。“这个极其罕见的标本证实了我们的假设,即智人的祖先体型非常矮小;然而,从这根肢骨的微小比例来看,现在很明显,‘霍比特人’的早期祖先比我们先前认为的还要矮小。”
马塔门格的两颗牙齿尺寸也很小。其中一颗牙齿的形状特征与早期 爪哇岛的直立人 最为相似。然而,这种相似性并不支持智人是从更早期、更原始的古人类演化而来的假设。
需要对化石记录进行更多的挖掘,才能 拼凑出这个小型人类亲属群体 的更宏大故事。
布鲁姆说:“弗洛勒斯古人类的演化历史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未知。然而,新的化石强烈表明,‘霍比特人’的故事确实始于一群被称为直立人的早期亚洲古人类,它们不知何故被隔离在这个偏远的印度尼西亚岛屿上,可能是在一百万年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剧烈的体型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