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一项新化石发现,对于所有热爱整理收纳的爱好者来说,都是一次胜利。
一块最早于 20 世纪 50 年代发掘的、现代蜥蜴的祖先化石标本,最近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个橱柜里被发现。这一发现可能表明,今天的蜥蜴可能起源于晚三叠世(约 2 亿年前),而不是像之前认为的那样,起源于侏罗纪中期。
[相关:苏格兰的一块化石正在帮助科学家填补蜥蜴家族树的空白。]
这些发现被描述在一篇今天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论文中。该团队将他们的发现命名为Cryptovaranoides microlanius,意为“小屠夫”,以纪念该动物长满锋利切割牙齿的颚部。
“我第一次注意到这个标本是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储藏室里一个装满Clevosaurus化石的橱柜里,我是那里的科学研究员,”来自布里斯托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该论文的合著者 David Whiteside 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是一种相当常见的化石爬行动物,是新西兰喙齿龙(Tuatara)的近亲,而喙齿龙是唯一幸存的、在 2.4 亿多年前就与有鳞目动物分道扬镳的喙齿龙目(Rhynchocephalia)的成员。”
这些标本最初是从英格兰西南部的一个采石场发掘出来的。
“我们的标本只是简单地标记为‘Clevosaurus和另一种爬行动物’。随着我们继续研究这个标本,我们越来越确信它实际上比喙齿龙组更接近现代蜥蜴,”Whiteside 在一份声明中补充道。“我们在大学对这些化石进行了 X 射线扫描,这使我们能够对化石进行三维重建,并看到隐藏在岩石中的所有微小骨骼。”
新化石的年代影响了包括蜥蜴和蛇在内的爬行动物目——有鳞目(Squamata)——的进化时间、进化速度,甚至触发该目普遍起源的因素的总体估计。
这项研究表明,Cryptovaranoides 由于多个特征,如其脑壳(包围大脑的部分)、颈椎、口部前方的上颌中齿,以及牙齿镶嵌在颌骨的槽中的方式,显然属于有鳞目。它还具有更原始的有鳞目动物的特征,包括上臂骨(肱骨)末端一侧的一个开口(神经和动脉穿过)以及构成蜥蜴口腔顶部的骨骼上的几排牙齿。
[相关:这些微小的“龙”在 2 亿年前的马达加斯加树林中飞翔。]
“从重要性来看,我们的化石将有鳞目动物的起源和多样化时间从侏罗纪中期推回到了晚三叠世,”合著者、布里斯托大学的古生物学家 Mike Benton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发生重大重组的时期,出现了新的植物群,特别是现代型针叶树,以及新的昆虫种类,还有一些最早的现代类群,如龟、鳄鱼、恐龙和哺乳动物。”
加入更古老的现代有鳞目动物有助于完成这个进化图景,当时地球在二叠纪末期大规模灭绝(约 2.52 亿年前,杀死了约 95% 的地球海洋物种和 70% 的陆地物种)后正在重建。
“这种新动物的名字Cryptovaranoides microlanius,既反映了它在抽屉里隐藏的性质,也反映了它可能的生活方式,即生活在当时围绕布里斯托存在的石灰岩裂缝中,”合著者、布里斯托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Sofia Chambi-Trowell 在一份声明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