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龙 不仅仅是一种超级尖刺的甲龙。它是已知最古老的、曾经挥舞着尾部武器的甲龙。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件新的棘龙 标本的检查表明,这种中侏罗纪的植食性恐龙还具有一个独特的、由三英尺长的角组成的颈圈,以及比其他甲龙近亲早 3000 万年的尾部武器。
“我们以前在任何动物身上都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该研究的合著者、古生物学家 Susannah Maidment 在一份声明中说。
虽然棘龙 生活在大约 1.65 亿年前,但其绝大多数的甲龙科后代生活在大约 7400 万至 6700 万年前的晚白垩世。这些粗壮的恐龙因其独特的装甲板和覆盖身体大部分区域的防御性角而特别容易辨认。许多物种还进化出了特化的尾部,配备有自己的尖刺或锤状突起,它们挥舞起来往往会产生致命的后果。
棘龙 于 2021 年首次被描述,但当时仅基于一根肋骨。然而,2022 年一位农民在摩洛哥布勒曼镇附近的一次发现,揭示了一种体型较小的恐龙的更完整的样本。经过数月的后续挖掘工作和实验室分析,Maidment 和她的团队对他们的发现感到震惊。
“棘龙 拥有各种各样的骨板和尖刺,从身体的各个部位延伸出来,包括长达一米的颈部尖刺,”Maidment 说。
该恐龙的臀部上方还有大型向上生长的尖刺,躯干沿线有一排刀状尖刺,肩膀上有装甲板。一系列融合到肋骨上并从中伸出的骨质尖刺也完全是该物种独有的。这些致命的配件中有许多在恐龙的一生中都会持续生长。
“在早期甲龙中发现如此精美的装甲,改变了我们对这些恐龙如何进化的理解,”Maidment 解释说。“它显示了非洲恐龙的巨大重要性,以及提高我们对它们的理解的重要性。”
进一步使棘龙 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是它的尾部武器。虽然在早白垩世时期对于甲龙来说很常见,但这种防御性工具在其恐龙家族谱系中从未如此早地出现过。这个第二个标本的尾部末端并未包含在内,但一个称为柄的融合椎骨结构有力地支持了某种形式的锤头或尖刺尾部顶部的存在。
研究合著者 Richard Butler 将该团队的发现描述为“令人毛骨悚然”。
“我们简直不敢相信它有多么奇怪,以及它与其他任何已知动物,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已灭绝的,有多么不同,”他补充道。
Maidment、Butler 和他们的其他合作者推测,这些尖刺既能保护棘龙 免受捕食者和竞争对手的侵害,又能吸引潜在的配偶。一些装甲似乎比防御性更具装饰性,而这一点在所有其他已知的甲龙身上都缺失。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随着捕食者在白垩纪变得越来越大,甲龙的装甲也随之进化,变得更简单、更实用。
“这颠覆了我们关于甲龙及其进化的许多既有认知,并证明了关于恐龙仍有许多未知之处,”Butler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