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爱尔兰和英格兰北部人更能识别假口音

“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方言和口音出现了非常具体的差异,这是语言演变中一个迷人的方面。”
stone walls separating several small houses in ireland
大不列颠和爱尔兰是多种口音的家园,这些口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

Deposit Photos

对于这些小岛屿来说,大不列颠和爱尔兰拥有各种各样的口音。有些口音可能很难区分,而另一些口音,如带有圆润元音的贝尔法斯特口音,听起来与都柏林口音非常不同。当接受测试时,来自格拉斯哥、贝尔法斯特、都柏林和英格兰东北部的人似乎比居住在伦敦、布里斯托和埃塞克斯南部地区的人更擅长识别一个人的口音。这些发现发表在 11 月 20 日《Evolutionary Human Sciences》杂志上。

此前的研究表明,当一群人出于文化原因想表明自己的身份时,他们的口音往往会变得更强。

[相关:为什么人们会相信与自己口音相同的发音,即使不应该。]

“文化、政治甚至暴力冲突都可能促使人们加强他们的口音,因为他们试图通过文化同质性来维持社会凝聚力,”研究合著者、剑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Jonathan R. Goodman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即使是相对温和的紧张关系,例如夏季游客的涌入,也可能产生这种影响。”

“拿好那两包泡好的茶”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构建了一系列句子,旨在引出七种目标口音的发音——英格兰的布里斯托、埃塞克斯和东北部,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爱尔兰共和国的都柏林,苏格兰的格拉斯哥,以及公认发音(RP),通常被称为标准英式英语。研究团队选择这些口音是为了确保句子之间有大量的对比音素。

一些测试句子包括:“Hold up those two cooked tea bags”(拿好那两包泡好的茶)、“He thought a bath would make him happy”(他认为洗个澡会让他开心)和“Kit strutted across the room”(Kit 昂首阔步地穿过房间)。

研究团队招募了大约 50 名参与者,他们的母语口音与目标口音一致,并请他们录制自己朗读测试句子的声音。然后,让这些参与者模仿其他六种随机选择的口音的句子。研究团队随后根据参与者对某些关键音素的发音程度,选择了他们认为最接近目标口音的录音。

[相关:这些鹦鹉有口音。]

在第一阶段,参与者被要求听其他参与者对自己母语口音的录音,包括男女声音。例如,贝尔法斯特口音的说话者听并评价了母语为贝尔法斯特口音的说话者以及非母语者模仿的“假”贝尔法斯特口音的录音。

然后,他们被要求判断录音中的口音是否真实,以及说话者是否是模仿者。

在第二阶段,研究团队招募了来自英国和爱尔兰的 900 多名参与者,无论他们的母语口音如何。这创建了一个对照组用于比较,并增加了母语者样本量。在这一阶段,研究团队收集了11,672 份回应

群体边界

所有组别的参与者都比随机猜测更擅长识别假口音,成功率略高于 60%。来自格拉斯哥、贝尔法斯特、都柏林和英格兰东北部的人比来自伦敦和埃塞克斯的人更擅长识别模仿他们口音的人。

“我们发现这些地区在识别口音‘欺骗者’方面存在相当显著的差异,”Goodman 说。“我们认为,识别假口音的能力与一个地区的文化同质性有关,也就是其人民持有相似文化价值观的程度。”

a probability graph
参与者正确识别的概率区间(PI),按其在研究中使用的口音分组(最左列显示了差异)。所有母语听者组别的识别率都优于使用 95% 概率区间的随机猜测。信用:Goodman 等人。2024

研究团队认为,过去几个世纪以来,来自贝尔法斯特、格拉斯哥、都柏林和英格兰东北部地区的口音比其他口音发生了更多变化。在此期间,曾发生过多次群体间的文化紧张事件,特别是涉及来自英格兰东南部和伦敦的地区。这可能导致爱尔兰和英国北部地区的人们更加强调他们的口音,以此作为其社会身份的信号。

[相关:抹香鲸的族群通过它们的口音区分彼此。]

研究表明,来自伦敦和埃塞克斯地区的人识别假口音的能力最弱,因为这些地区“文化群体边界”不那么牢固。这里的人们更习惯于听到不同类型的口音,这可能使他们对假口音不那么敏感。

“英国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场所,”Goodman 说。“这里的语言多样性和文化历史非常丰富,而且有许多文化群体在同一个地方居住了很长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方言和口音出现了非常具体的差异,这是语言演变中一个令人着迷的方面。”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Laura Baisas Avatar

Laura Baisas

新闻编辑

Laura 是 Popular Science 的新闻编辑,负责报道各种主题。Laura 对所有水下事物、古生物学、纳米技术特别着迷,并探索科学如何影响日常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