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经历了数亿年的分化进化,人类和大象都拥有复杂的社会生活,并且是强大的沟通者。大象使用手势和声音提示来传达意义,甚至可能包括类似个体名字的东西。野生的非洲草原象 (Loxodonta africana) 似乎使用类似名字的叫声来相互称呼,这是非人类动物中非常罕见的能力。这些发现被描述在一项发表于6月10日《自然生态与进化》杂志的研究中。
虽然人类是唯一已知会使用实际名字来相互称呼的动物,但海豚和鹦鹉已被观察到使用类似名字的声音来相互称呼。它们通过模仿它们正在称呼的动物的标志性叫声来实现这一点。
海豚和大象还拥有学习模仿声音的罕见能力。这种共同的模仿能力引起了该研究的合著者、康奈尔大学的行为生态学家Michael “Mickey” Pardo的兴趣。大象是否也能使用类似名字的东西来相互称呼?
[相关:科学家可能已经发现了为什么大象会表现出复杂的情感。]
“人类和大象在生命树上已经分开演化了9000到1亿年,尽管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某些方面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截然不同,”Pardo告诉《流行科学》。“除了它们的交流方式,对我个人来说,这是它们行为中最令人兴奋的方面之一,我们正在了解到,大象比许多其他物种更具亲社会性和合作性。”
在这项研究中,Pardo和他的团队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分析了在安博塞利国家公园以及肯尼亚的桑布鲁和布法罗泉国家保护区,469个非洲象雌性-幼崽群体发出的叫声或“隆隆声”的录音。非洲象有多种多样的交流方式,从响亮的吼叫到声带的低沉隆隆声,再到我们耳朵无法捕捉的亚声频声音。

该研究的模型正确识别了其中27.5%的呼叫接收者。据研究团队称,这比模型在输入对照音频时检测到的百分比要高。这意味着大象可能正在使用个体特有的叫声相互称呼,而不仅仅是模仿被称呼个体的声音。
接下来,研究团队比较了17头野象对呼叫录音的反应。这些呼叫要么是针对它们,要么是针对另一头大象。与针对另一头大象的呼叫相比,大象对针对它们的呼叫反应更快,并且发声回应。大象可能能够识别针对它们的个体叫声。
[相关:大象Pang Pha学会了模仿人类剥香蕉。]
“播放实验能得出如此清晰的结果,这真的令人惊讶,”Pardo说。“获得播放实验的录音非常困难,因为我们需要非常清晰的隆隆声录音,这些录音是在长距离联系呼叫的背景下录制的,并且我们知道呼叫者是谁,接收者是谁。老实说,我有点震惊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大象在近距离称呼幼象时,使用类似名字的叫声的概率与称呼视线之外的社会同伴时一样高。称呼个体使用类似名字的叫声也更常发生在长距离时,或者当成年象与年轻象交谈时。

“这令人惊讶,因为似乎名字在称呼看不见的人时更有用,而且在近距离称呼其他成年象时,使用类似名字的叫声的可能性也小得多,”Pardo说。
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调查大象使用这些类似名字的叫声的情境。了解这一点也有助于阐明人类和大象名字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