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关于原子弹以及他在其中所扮演角色的最强有力的公开反思,本周未能成功拍卖。根据邦瀚斯(Bonhams)的拍品列表,该档案文件的估价为 100,000 至 150,000 美元。日本著名杂志《改造(Kaizō)》于 1953 年发表了这封五段式的打字信,标志着这位著名物理学家为数不多的公开讨论核武器灾难性力量以及他如何看待自己在新的原子时代中的角色的机会。
爱因斯坦从未直接参与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发,但其阴影笼罩着他一生的工作。用于开发核裂变技术的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在物理学领域的革命性突破,而爱因斯坦深知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需要在美国与纳粹德国争夺核武器的竞赛中获胜。这种紧迫感促成了一封由物理学家利奥·西拉德(Leo Szilard)撰写并由爱因斯坦签署的1939年致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的信。
“出现的情况中的某些方面似乎需要政府保持警惕,并在必要时迅速采取行动,”爱因斯坦曾向罗斯福总统解释。“因此,我认为有责任将以下事实和建议提请您注意。”
随后的信息和建议帮助说服总统批准了核计划——其力量和恐怖性在六年后广岛和长崎得到了展示。


一个重大的例外
其悲惨的后果最终困扰了爱因斯坦一生。1946年,《时代周刊》以他站在写有“E=MC²”的蘑菇云前的封面描绘了他。次年,《新闻周刊》称他为“原子时代的教父”。与此同时,爱因斯坦一再将自己与他在炸弹开发中的作用撇清。但即便如此,这位物理学家通常也避免详细阐述他对这个问题的感受。
有一个重大的例外。1952年,《改造》杂志编辑原胜(Katsu Hara)向爱因斯坦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他在原子弹诞生中所起作用的问题。原胜的动机可能源于他知道爱因斯坦长期以来对日本和《改造》杂志的喜爱,因为早在1922年该杂志的出版商就曾邀请他进行一系列讲座。但这种关系并没有阻止原胜直入主题。
“为什么你在明知其巨大破坏力的前提下,还合作制造原子弹?”编辑的信函尖锐地问道。
次年,同盟国民事审查分队解除了对展示广岛和长崎图像的禁令,让世界得以首次窥见这场可怕的后果。这,加上爱因斯坦与日本的关系,可能促使他给出了他对这个话题唯一已知的公开反思。
信件
爱因斯坦在回应中首先重申,他认为自己对核武器的整体发展贡献很小,但从一开始就知道其严重的后果。
我参与原子弹的生产,仅此一项行为:我签署了一封致罗斯福总统的信。这封信强调了进行大规模实验以确定生产原子弹可能性的必要性。
我深知,如果这些实验成功,对全人类将是可怕的危险。但德国人很可能也在从事这项问题,并且有很大的成功几率,这促使我采取了这一步骤。尽管我一直是个坚定的和平主义者,但我别无他法。在我看来,战时杀戮与普通谋杀并无二致。
爱因斯坦还表达了他对社会似乎不断强迫自己“为战争做准备”的沮丧。
“此外,他们感到有必要准备最可憎的手段,以免在普遍的军备竞赛中落后,”他写道。“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战争,而战争在当今条件下,则意味着普遍毁灭。”
信件的结尾是爱因斯坦对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赞扬,甘地在领导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后,仅在四年前被暗杀。
“甘地,我们时代最伟大的政治天才,已经指明了道路……他是一个活生生的榜样,证明了人的意志,只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就比看似不可战胜的物质力量更强大,”爱因斯坦总结道。
一个巨大的错误
尽管爱因斯坦在《改造》杂志上的信件是他对核力量最详细的公开思考,但他私下里仍然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这包括与日本哲学家篠原誠永(Seiei Shinohara)的六封信函往来,进一步探讨了他作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的信念。
“虽然我是一位坚定的和平主义者,但存在一些情况,我认为使用武力是适当的——即在面对一个一心想毁灭我及我人民的敌人时,”他告诉篠原誠永。
然而,无论是公开还是私下,爱因斯坦似乎从未原谅过他在1939年所做的“那一次行为”。
“我一生中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那就是签署了那封推荐制造原子弹的信件给罗斯福总统……”他在1954年11月,即他去世前不到一年,在其日记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