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那种走进一个房间,虽然知道自己从未去过,却感觉曾经来过的那种奇怪感觉吗?或者当你第一次听到某人说某句话,却觉得异常熟悉,让你不禁停顿一下?这就是“似曾相识”——一种未被充分理解的现象,但科学家们有一些想法。
“似曾相识”就是感觉自己曾经有过同样的全新体验的那种诡异感觉。圣安德鲁斯大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学院的心理学家兼高级讲师Akira O’Connor解释说,这是一种自发、难以捉摸的感觉,它揭示了意识的运作方式,让我们能够看到我们感受到的与我们已知真实情况之间的分离。当某些大脑区域,“尤其是负责识别熟悉感的区域”发生“抽搐”或发送错误的熟悉感信号时,就会发生这种体验。这会导致短暂的混乱,触发一种识别感,并与你当前的感知产生冲突。自我意识到的“似曾相识”是大脑在告诉你,你正在体验的记忆是不准确的——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它意味着你的额叶功能正常。
“‘似曾相识’是纠正错误的过程,确保你不会表现得好像你记得那件事,”O’Connor说,他是少数几个“似曾相识”专家之一。“我认为这是有各种原因的,但其中一个原因是,对于一个记忆错误来说,如果它是一个记忆错误,‘似曾相识’发生的时候,人们的大脑是最健康的。”(他补充说,对于患有某些疾病(如痴呆症)的人来说,额叶可能无法正确地核实事实,导致反复出现的熟悉感。这可能会造成干扰,因为一切都开始感觉熟悉,即使那些记忆并非真实。这可能会延迟获得正确的诊断,因为他们似乎恢复了记忆,尽管事实并非如此。)
尽管尚不清楚人类为何会有这种体验,但大多数关于“似曾相识”的研究表明,这是一种与大脑检索记忆过程相关的现象。走进一个房间可能是触发非自主记忆检索的提示;“没有‘内容访问’”,意味着没有记忆可以与当前时刻进行比较,但熟悉感却“anyway”存在。一项小型研究考察了“似曾相识”,使用了沉浸式虚拟现实来创建标准的日常场景——例如保龄球馆或花园——并向参与者展示。然后,他们被展示了一个经过配置,在空间上类似于之前看到的场景的新场景。在观看这些新的但结构相似的场景时,研究参与者更有可能报告那种“奇怪的感觉,某些事物比应有的感觉更熟悉”。即使场景不是先前场景的精确复制品,如果它足够令人熟悉,它就可以触发那种诡异的熟悉感“and”无法实际回忆起原始体验。这证实了“似曾相识”是一种令人困惑的记忆错误。
[ 相关:为什么人们讨厌自己声音听起来的样子? ]
但也许最大的笑话是,人类之所以会经历“似曾相识”,并没有真正的原因;这只是我们大脑处理令人费解的人类体验的一种“故障”方式。O’Connor说:“这告诉我们,我们是大脑是善于理解的机器。我们总是试图理解我们的环境以及周围的一切。”“我们发现模式。我们试图理解为什么会发生我们身外的事情。”
“我们只是注意到它很奇怪,”他补充道,“然后我们就继续了。”
这篇文章是《Popular Science》“问我们什么”系列的一部分,我们在此解答你最离奇、最烧脑的问题,从普通的到异想天开的。 有什么一直想知道的吗?问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