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夜空中的快速流星、一个球状星团以及更多亮丽的景象

别忘了在 5 月 22 日和 23 日欣赏满月(花月)。
a pink-hued full moon rises above the new york city skyline
2023 年 5 月 5 日,满月(花月)在纽约市世界贸易中心一号和曼哈顿下城天际线上升起。Lokman Vural Elibol/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5 月 5 日和 6 日宝瓶座η流星雨预计将达到峰值
5 月 11 日球状星团 M5 达到最高点
5 月 14 日至 30 日拉海纳正午
5 月 22 日和 23 日繁花满月

虽然本月我们看不到壮观的日全食,但五月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可以看到一些速度极快的流星划过夜空。随着北半球气温回升,夜间观星也将变得更加舒适。以下是五月夜空值得关注的亮点。

5 月 5 日和 6 日 – 宝瓶座η流星雨预计将达到峰值

宝瓶座η流星雨预计将于 5 月 5 日达到峰值,届时每小时可以看到大约 10 到 30 颗流星。宝瓶座η流星以其超快的速度而闻名,有些流星以大约每小时 148,000 英里的速度进入我们行星的大气层。这些快速的流星还会在身后留下余辉,称为“星迹”。

根据加拿大皇家天文学会(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Canada)的2024 年观星者手册,今年的宝瓶座η流星雨可能会有一场特别精彩的表演。下弦月意味着夜空中光线较少,有助于观赏条件。

[相关:哈雷彗星的历史——以及它每年春天带给我们的火球表演]。

《农民年鉴》(Farmer’s Almanac)建议在当地时间 5 月 5 日和 6 日凌晨 2 点到 4 点之间看向东南方。如果天气多云或者错过了这些日子,流星雨很可能持续到 5 月 10 日左右。这个流星雨通常在每年的 4 月 19 日至 5 月 28 日之间活跃,并在 5 月初达到峰值。

流星似乎从中出现的点——即辐射点——位于宝瓶座的方向,该流星雨以该星座最亮的恒星宝瓶座η命名。它也是由哈雷彗星的碎片产生的两个流星雨之一。

5 月 11 日 – 球状星团 M5 达到最高点

一个明亮的球状星团,名为 Messier 5(或 NGC 5904),将在当地时间午夜左右达到其在天空中的最高点。使用望远镜或双筒望远镜,看向东南方天空,那里应该会像一团光斑。在 5 月 5 日之后的夜晚,M5 每天将比前一天提前大约四分钟达到当天的最高点,根据 In the Sky 的说法

[相关:哈勃望远镜如何延续一项有 265 年历史的观星项目]。

M5 是我们银河系中最古老的球状星团之一。根据 NASA 的说法,像这样的球状星团中的恒星被认为在同一个恒星托儿所形成并一同衰老。M5 的视星等为 6.7,距离我们大约 25,000 光年,位于巨蛇座。它在七月也非常明亮。

5 月 14 日至 30 日 – 拉海纳正午(Lāhaina Noon)

这个地球热带地区一年两次的现象发生在太阳在正午左右直射头顶时。此时,直立的物体不会投下阴影。它发生在五月,然后在七月再次发生。如果您在夏威夷,您可以查阅此时间表,了解本月拉海纳正午在您附近发生的日期和时间。

根据毕夏普博物馆(Bishop Museum)的说法,在英语中,“lāhainā”一词可以翻译为“残酷的太阳”,它指的是夏威夷茂宜岛那个地区经历的严重干旱。在夏威夷语 ʻŌlelo Hawaiʻi 中,一个更古老的词是“kau ka lā i ka lolo”,意思是“太阳停留在脑海中”,它既指该现象的物理意义,也指其文化意义。

5 月 22 日和 23 日 – 满月(花月)

五月的满月将在5 月 23 日星期四上午 9:53 EDT 达到峰值亮度。由于此时它已经在地平线以下,因此最好在 5 月 22 日和 23 日的晚上观看。您可以使用月升月落计算器来准确确定何时出发去一睹本月满月的光彩。

花月(Flower Moon)这个名字指的是五月盛开的鲜花,因为在北半球花卉通常最为丰富。五月的满月在阿尼什纳贝莫温语(奥吉布瓦语)中也被称为 Flowering Moon 或 Waabigoni-giizis,在奥奈达语中被称为 They Plant Moon 或 Latiy^thos,在塞内卡语中被称为 Dancing Moon 或 Ganö́’gat

适用于几乎所有观星活动的观星规则对本月晚上的活动至关重要:前往远离城市灯光的黑暗地点,让眼睛适应黑暗大约半个小时。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Laura Baisas Avatar

Laura Baisas

新闻编辑

Laura 是 Popular Science 的新闻编辑,负责报道各种主题。Laura 对所有水下事物、古生物学、纳米技术特别着迷,并探索科学如何影响日常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