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研究团队的一项突破性研究,利用一种出人意料的来源——一种常见的血液稀释剂——成功研制出一种廉价的新型眼镜蛇毒解毒剂。
眼镜蛇在技术上并非世界上最毒的蛇——这个称号属于澳大利亚臭名昭著的内陆太攀蛇——但它们仍然极其危险。确切数字尚不清楚,但据估计,像努比亚喷毒眼镜蛇这样的物种每年都会杀死数千人。同时,每年有超过十万人因此遭受严重伤害,甚至截肢。这些紧急情况也常常发生在缺乏足够医疗救治的地区。现有的眼镜蛇毒解毒剂可追溯到19世纪,但仍然花费数万美元,并且在阻止坏死方面效果不佳。
正如 7 月 17 日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详细介绍的那样,悉尼大学、利物浦热带医学院以及加拿大和哥斯达黎加的合作者们最近发现了一个潜在的革命性解决方案。通过使用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潜在的毒液阻断剂,研究团队发现,重新利用一种低成本、常见且相对便宜的血液稀释剂肝素以及相关药物,可以成功阻止眼镜蛇咬伤引起的组织死亡。
[相关:用假血管解码蛇毒的致命秘密。]
根据悉尼大学的研究员兼该研究的通讯作者 Greg Neely 发表的一份声明,这种新解毒剂“可以大大减轻眼镜蛇造成的可怕伤害”。Neely 还指出,该药物可能还会减缓毒液的扩散,从而提高生存率。
“肝素价格便宜,无处不在,并且是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的基本药物,”悉尼大学的一位研究带头人、博士生 Tian Du 补充道。“在成功进行人体试验后,它可以相对快速地推广使用,成为一种廉价、安全有效的治疗眼镜蛇咬伤的药物。”
为了实现这一壮举,研究人员使用了与他们在 2019 年发现海刺水母解毒剂相同的方法。首先,他们使用 CRISPR 技术识别了被眼镜蛇毒液劫持的人类基因,该毒液会在伤口周围引发坏死。其中一种必需的酶是帮助产生肝素糖胺聚糖和肝素的分子——前者位于细胞表面,后者在免疫反应中释放。这两种分子之间的结构相似性使得眼镜蛇毒液能够与它们结合。注射后,新型肝素样药物会向伤口区域注入大量的替代肝素样分子,这些分子会结合并中和导致组织死亡的毒液毒素。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蛇咬伤是最被忽视和最致命的热带病问题之一,尤其对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农村人口而言。2019 年,该组织甚至宣布了一项旨在到 2030 年将年度发生率减半的倡议。
“现在距离那个目标只有五年时间了。我们希望我们发现的新型眼镜蛇解毒剂能够助力全球减少世界上一些最贫困社区因蛇咬伤造成的死亡和伤害,”Neely 周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