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使是地球上最奇幻、最迷人的历史遗迹也无法逃脱气候变化的影响。本周早些时候发表在《Antiquitie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日益加剧,世界上许多最珍贵的考古遗址都处于危险之中,这再次表明地球上没有任何地方能够幸免于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的蹂躏。
其影响之大,如同这些遗址本身一样差异巨大。苏格兰沿海地区、埃及的西奈北部考古遗址区以及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悬崖的老烟囱有数百处考古遗址正受到海岸侵蚀和海平面上升的威胁。阿拉斯加的永久冻土融化正在破坏曾经被冰封保存的文物。在伊朗,公元前 300 年的遗址因荒漠化或因干旱、耕作技术、森林砍伐将肥沃土地变成沙漠而被沙子掩埋。2021 年 7 月,洪水袭击了中国中部河南省,该地区拥有五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和 420 处全国性遗产地。据估计,约 400 件文物在洪水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相关:古代墓葬能告诉我们关于不平等历史的什么。]
丹麦国家博物馆的考古学家 Jørgen Hollesen 在文中写道,气候变化正在影响这些遗址,“其全球范围如此之广,背景如此之多,以至于它是一个过于庞大的问题,任何单一组织或学科都无法单独应对。”

Hollesen 还发现,气候变化正在破坏考古学保护文化遗产的一个关键原则,即“考古记录可以得到保护,几乎没有、或只有轻微的退化或损失”,Hollesen 写道。“面对加速的气候变化,尽可能多地进行保护和保存的更广泛原则似乎越来越不可持续。”
Hollesen 编制了一份更好地保护珍贵考古遗址的策略清单,但其推广缓慢或根本没有进展,需要更多的政治行动和技术能力。一个例子是提高气候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以便考古学家和文化保护团队能够提前了解哪些地区和遗址处于危险之中,从而更好地进行准备和评估损害。
“即使未来的考古学家和规划者能够配备足够高效的工具来精确找出最脆弱的遗址,他们仍然会面临艰难的决定:哪些遗址应该被拯救,哪些遗址应该被允许衰败?”他写道。
该论文还提出,具有“突出价值”的地点甚至可以用来强调气候行动的更大紧迫性,并引用了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于 2014 年发布的《处于危险中的国家地标》报告。
该论文引用的一个积极进展是林肯大学在 2022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描述了首次将文化遗址纳入尼日利亚、哥伦比亚和伊朗等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气候变化适应计划。尽管该研究确实发现了文化遗产部门与气候变化政策制定者之间存在脱节,但它代表着确保宝贵的文化遗产免受气候变化日益恶化影响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