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曾在地球上漫步的最具标志性的恐龙之一,《霸王龙》得到了应有的关注——事实上,如此多的赞誉,以至于许多人可能仍然不知道《霸王龙》有许多进化上的近亲。在约1.65亿年前首次出现后,暴龙科最终发展到包括至少30个不同的暴龙科物种。古生物学家团队表示,至少还有一个新物种可以添加到这个名单上:一种他们称之为“深吻”的暴龙科恐龙,名为“华夏龙”。
这项新研究发表于7月25日《科学报告》杂志,中国浙江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人员认为,2017年在赣州市一个建筑工地发现的化石残骸属于这种新的、体型较小的“华夏龙”物种。地质年代测定表明,这种恐龙生活在6600万至72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时期,可以被认为是“中小型的”暴龙亚科恐龙。在检查了尾部、后腿、部分脊椎骨和长达47.5厘米(18.7英寸)的头骨后,专家们认为“华夏龙”从鼻子到尾巴的长度可达13英尺,大约是其区域近亲“虔州龙”的一半大小。

进一步的审查表明,与“虔州龙”相比,“华夏龙”具有“比例上更深的吻部、更长的前颌骨、更深的 the maxilla 和更深的 the dentary”,但缺乏“离散的角”发育。古生物学家确实指出,他们的标本似乎并非完全成熟的成年恐龙,尽管它可能已经度过了大部分的生长阶段。研究人员还认为,这些形态差异有助于“华夏龙”在该地区生存了数百万年。由于其体型和特征,“华夏龙”可能捕食比其体型较大的暴龙科家族成员更小、更快的动物。
“在中国东南部,“虔州龙”无疑占据了顶级捕食者的(地位),”该团队在其研究中写道,“但‘华夏龙’可能代表了介于大型‘虔州龙’和多样化的小型窃蛋龙类之间的中小体型兽脚类恐龙生态位。”
[相关:鳞状嘴唇可能隐藏了霸王龙的可怕牙齿。]
“华夏龙”的另一个显著之处在于,它代表了在中国南方发现的第一个深吻暴龙。由于这个新地点,该团队认为他们的新恐龙可能支持了暴龙科迁徙到该地区的理论比之前估计的更晚。普遍认为暴龙科最早起源于一个被称为拉拉米亚的岛屿,该岛屿曾存在于现在的北美洲西海岸。
至于“华夏龙”名字的起源——它可能不是恐龙界的“王者”,但它确实向研究者徐星致敬,徐星被认为是命名恐龙数量最多的在世古生物学家,他命名了更多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