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在已故皇帝 2000 年前的墓葬酒厂复制品中酿造白兰地

中国的蒸馏历史可能比之前认为的要早1000年。
Statue of Emperor Liu He
刘贺仅在位27天就被废黜。来源:Yinweiaiqing / Wikimedia Commons

在一座被废黜皇帝2000年前的铜器复制品中蒸馏出的酒精,可能会改写中国的饮酒历史。尽管像16世纪明朝的《本草纲目》这样的著名医学著作最初将元朝(公元1279-1368年)定为中国蒸馏酒的最早证据,但郑州大学团队进行的最新实验支持了将这一估计提前1000年的理论。

Arkeonews1月1日报道,这个1:2的缩比例复制品是基于从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的金属器皿制作的,海昏侯墓是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保存最完好的墓葬之一。刘贺作为西汉第九位皇帝的在位时间很短——他的政敌(包括他的妻子、皇太后)密谋推翻并流放他,当时他只当了27天皇帝,因为在公元前74年他行为不端、能力不足。

根据他的弹劾奏折,刘贺被指控1127项不端行为,包括在服丧期间未能戒肉戒色,未能保管好皇家保险库,以及任人唯亲。宫廷史官最终将刘贺从官方皇帝名单中除名,他的推翻者将他流放,成为海昏侯,即现在的江西省。这位被废黜的西汉政治家最终于公元前59年去世。

尽管他名声不佳,但刘贺的墓葬在2011年被考古学家重新发现时,仍然保存得相当完好。墓葬中的文物宝藏包括中国已知最古老的孔子画像,以及约6000件由漆皮、铁和铜制成的复合鳞甲。但正是墓中发现的一套独特的青铜蒸馏装置引起了郑州大学研究人员和国家文物局的注意。

蒸馏是浓缩酒精液体以获得更烈、风味更浓的烈酒(如白兰地、威士忌和波本酒)的过程。这通常通过加热发酵液体(如葡萄酒或玉米糊)来实现。产生的蒸汽通过一个装置,将酒精液体与其发酵成分分离,然后收集前者副产品进行进一步加工和最终消费。在刘贺墓中发现的三部分装置包括一个主锅,称为“天釜”,一个圆柱形装置,以及一个酿造罐。

虽然一些专家认为刘贺的蒸馏器被用来提纯和浓缩朱砂和花露,但其他人则推测该装置也可能用于将葡萄酒等酒精饮料蒸馏成类似白兰地的饮料。为了检验这一假设,由墓葬发掘项目经理兼考古学家张忠利领导的一个团队建造了一个半尺寸的复制品,并遵循了古代蒸馏配方,其中包括同一时期的芋头等原料。张忠利团队随后使用黄酒和啤酒达到了70%的蒸馏效率,同时保持了每种原料的风味和酒精浓度。

张忠利上个月告诉《南华早报》:“这项发现非常了不起。它从原材料的选择,到生产过程,再到仪器,都重新创造了西汉时期的产品。”

合作者姚志辉表示,由于原始蒸馏器的设计以及在发掘现场进行的残渣分析,“花露提纯”的理论也可以被“排除”。如果说还有什么的话,那就是刘贺那长串的劣迹——包括宴饮和赌博——或许也印证了这位被流放的皇帝也喜欢饮酒的理论。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Andrew Paul Avatar

Andrew Paul

特约撰稿人

Andrew Paul 是 Popular Science 的特约撰稿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