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的表现——无论是艺术、学术、社交还是其他方面——经常受到周围人群大小的影响。但我们并非唯一会适应观众的物种。根据最新研究,我们一些最亲近的动物亲戚也表现出同样因观众规模而异的、由观众引起的表现提升和限制。新证据表明,这些天生的心理影响可以追溯到重视声誉和权威的人类文化演变之前很久。
众所周知,黑猩猩会组织自己形成等级社会,但专家们先前对于同伴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它们的情感、行为和表现能力存在分歧。然而,正如11月8日发表在《i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详述的那样,即使是黑猩猩似乎在某些社会情境下也容易受到“观众效应”的影响。
[相关:黑猩猩的交流可能变得像人类一样混乱。]
为了评估这种效应在黑猩猩身上如何体现,日本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依靠了他们研究设施相对独特的环境。在那里,黑猩猩通过基于触摸屏、奖励食物的实验,几乎每天都与人类互动。因此,该团队向六只黑猩猩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基于数字的触摸屏任务,这些任务在复杂性和认知要求上各不相同。
在第一个任务中,黑猩猩需要在屏幕上按照相邻的顺序触摸出现的数字 1-19。第二个游戏同样要求动物按顺序选择数字,但前提是数字显示在屏幕上的不同位置。第三个任务是最困难的,黑猩猩需要再次按顺序选择数字。然而,这次,当灵长类动物按下单个数字时,所有其他数字都会消失,迫使它们实时快速地记忆位置。然后,研究人员分析了在六年测试中收集到的数千次试验中记录的每只灵长类动物的表现结果。
数据的审查确定了两个特定的趋势。随着实验者人数的增加,黑猩猩在最困难的任务上的平均表现有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提升。但对于最简单的任务,如果它们知道有更多的黑猩猩或熟悉的人在附近,它们的表现反而会更差。
“我们的发现表明,人类对观众和旁观者有多在乎,可能并非我们物种独有的,”该研究的合著者、日本京都大学的 Shinya Yamamoto 在周五的一份声明中说。“……[如果]黑猩猩在执行任务时也特别关注观众,那么可以合理地认为,这些基于观众的特征可能在我们巨猿谱系中声誉社会出现之前就已经演变了。”
该研究的合著者 Christen Lin 补充说,尽管人们可能不会期望黑猩猩会关心其他物种是否观看它们执行任务,但“它们似乎受到人类观众的影响,甚至这种影响还取决于任务的难度,这表明这种关系比我们最初预期的要复杂。”
该团队指出,他们仍然不确定触发这些灵长类动物和人类行为变化的神经机制是什么。尽管如此,他们希望对我们猿类亲戚的进一步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在未来更好地解释这些共同的、跨物种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