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深入了解我们银河系——银河系的中心,那里充满了爆炸的恒星、磁性条纹和一个巨大的黑洞。
1 月 26 日,南非射电天文台 (SARAO) 使用其射电望远镜 MeerKAT 发布了银河系心脏的图像。MeerKAT 使用分布在近五英里范围内的 64 个天线捕捉无线电波,它是同类中最灵敏的望远镜。像 MeerKAT 这样的射电望远镜对于拍摄这些图像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无线电波才能穿透地球与我们银河系中心之间的尘埃。
由 MeerKAT 观测到的血红色水平斑块显示了银河系的无线电波。中间明亮的黄点是位于我们银河系中心的黑洞。SARAO 的首席科学家 Fernando Camilo 表示,这种亮度代表了正在螺旋进入黑洞的物质发出的高强度无线电辐射。直到最近,科学家们还不确定黑洞的存在。现在它们因吞噬路径上的一切而闻名,研究人员最近还发现黑洞可以创造新的恒星。
类似杰克逊·波洛克风格的红色条纹是非热细丝 (NTF),这是在星系中其他地方找不到的磁化细丝。Camilo 说,研究人员以前可能知道多达 100 根 NTF,但借助新的 MeerKAT 图像,他们现在知道超过一千根。
Camilo 说:“你会把每一根都当作一种奇观来研究。”“现在……你可以开始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上面的图像放大了形似“魔戒”中的“魔眼”的黑洞。它与顶部图像中的黑洞相同,只是向右旋转了。一些天体物理学家使用“超级气泡”一词来描述黑洞左上方的旋转球形。Camilo 说,这可能是由于许多恒星在“短时间内”爆炸——在星系术语中,意味着在几百万年内——从而形成了这个巨大的气泡。

此图像的中心显示了一个超新星遗迹,即爆炸恒星的残骸。右上方的鲜艳闪电是称为“蛇”的 NTF。在遗迹左侧闪烁的亮点被称为“鼠标星云”,因为它像啮齿动物。尖锐的鼻子是一个脉冲星,即一颗大质量恒星的高度磁化、旋转的塌缩核心,Camilo 于 2002 年首次探测到它。鼠标的模糊尾巴是由于其超音速速度造成的。
Camilo 说:“这颗脉冲星的移动速度是每秒几百公里,比当地声速还快,[所以]它会像船一样留下拖曳的尾迹。”

研究人员还拍摄了一张直径数光年的、前所未见的超新星遗迹。Camilo 说,通常,超新星遗迹的轮廓在膨胀到太空中时会变形,所以这个遗迹因其近乎完美的球形而罕见。据 SARAO 称,散布在周围的明亮白点可能是遥远星系中的超大质量黑洞。
这些图像是三年科学分析的结果,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和《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发表了两篇关于其见解的论文后,SARAO 正在发布其数据供其他科学家使用。
Camilo 说:“这些类型的结构在该星系中其他地方[不存在]并非巧合。所以很明显,这与那个黑洞有某种联系。”“这就是天文学家希望从这些更好的图像中学到的东西。”
更正(2022 年 2 月 3 日): 本故事的早期版本拼错了艺术家杰克逊·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 的名字。此后已更新,对此错误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