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德国保存最完好的两座凯尔特人墓葬中两位王子进行的新的基因分析,证实了一个长期以来猜测的亲属关系——这可能会动摇我们对铁器时代社会中性别关系的理解。基于DNA重建的努力,似乎至少有一些凯尔特部落是围绕母系而非父系王朝发展的。
与罗马和早期中世纪时期不同,古代德国社会的书面记载极为稀少。因此,关于性别动态等某些文化细节,我们知之甚少。尽管如此,罗马历史学家如塔西佗(Tacitus)和阿米阿努斯·马尔凯里努斯(Ammianus Marcellinus)的早期著作描绘了女性领导并参与军事战斗的场景。当时的另一位历史学家卡西乌斯·狄奥(Cassius Dio)也记载了凯尔特妇女拥有更大的性自由。然而,除此之外,除了从物理文物进行的推断外,我们对铁器时代凯尔特人的了解存在很大空白。而在物理文物方面,很少有地方比埃伯丁根-霍赫多夫(Eberdingen-Hochdorf)和阿斯佩尔格-格拉芬比尔(Asperg-Grafenbühl)墓葬更丰富了。


这些墓葬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首次发现,相距约 6.2 英里,是德国史前时期保存最完好的王子墓之一,也称为“王子墓”(Fürstengräber)。这些墓葬 believed to have been constructed around 530 BCE,里面装有大量的文物,如镶金工具、青铜家具、铁制珠宝、匕首和桦树皮帽子。但尽管它们明显是为皇室准备的,但几十年来,研究人员只能猜测其起源和潜在关系。然而,最近基因组分析的进步,使得分析人员能够更仔细地研究这些遗骸。
正如本周一发表在《Nature Human Behaviour》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详细介绍的那样,考古学家利用来自这两个墓葬中的 31 个个体的牙齿和内耳骨骼样本,对其残留的 DNA 进行了测序并重建了他们的基因组。在众多遗骸中,有两个尤其引起了团队的注意。


“根据相对精确的死亡日期、死亡时年龄的估计以及两位王子之间的遗传相似性,只有叔侄关系这一种可能性,” Stephan Schiffels,该研究的合著者,也是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MPI-EPI)的古遗传学研究员,在伴随的公告中说。更具体地说,Shchiffels 和他的同事确定这两位王子是通过母系关系连接的。
“这一结果表明,这个社会的政治权力很可能通过生物学继承,类似于王朝,” MPI-EVA 的另一位研究员 Joscha Gretzinger 补充道。
通过对这两个墓葬中其他遗体以及一个世纪前建造的第三个墓葬的基因组测序,进一步支持了新发现的关系。
[相关:铁器时代人类被神秘地与狗和马合葬。]
“总的来说,我们似乎在处理巴登-符腾堡地区凯尔特人之间的一个广泛网络,政治权力在这种网络中得到了生物亲属关系的支撑,” Gretzinger 继续说道。
深入研究考古 DNA 数据,该团队认为埃伯丁根-霍赫多夫和阿斯佩尔格-格拉芬比尔的凯尔特人很可能起源于现今法国和意大利的祖先。法国的基因支持了先前确立的迁徙路线,而意大利的起源也可以在许多墓葬文物的地中海设计中看到。虽然尚不清楚这些地区是否也存在母系王朝,但未来无疑有更多证据支持这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