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位于马萨诸塞州东南部新贝德福德捕鲸博物馆 (New Bedford Whaling Museum) 时,您可能需要小心站在这副长达66英尺的蓝 鲸 骨架下方。这是因为这副 蓝鲸 骨骼在鲸体死亡二十多年后,至今仍在滴 油。
这副名为“蓝色海洋之王”——简称KOBO——的罕见蓝鲸骨架自2000年起就在博物馆展出。它仍在滴油,因为蓝鲸的骨髓富含油脂,比人类的骨骼油性更大。
“骨髓是油性的,而油脂是这些动物的能量来源。尤其是须鲸,它们通常有一段时期不进食,”新贝德福德捕鲸博物馆科学与研究副馆长 Robert Rocha 告诉《大众科学》。“它们的肌肉和鲸脂中储存着能量,但骨骼中的油脂也是一种储备能量来源。”
通常情况下, 鲸骨骼中的油脂 会通过自然过程消耗,当鲸骨埋在海底,被藤壶和其他生物分解。然而,KOBO是在一艘船的 船头 被发现的。尽管蓝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但仍然无法抵挡巨型油轮的撞击,以及意外的 船只撞击。
“KOBO当时大概五岁,估计体重约为80,000磅,”Rocha说。“它是在1998年被一艘486英尺长的货轮意外撞死的,当时货轮正从比利时运往罗德岛普罗维登斯。”

尸体最终被拖上岸,由科学家进行解剖研究。打捞团队并没有花时间通过将其暴露在阳光下并进行处理来去除骨头中的油脂。
2010年,博物馆安装了一个特殊的 集油器,以收集漏出的油脂。集油器位于鲸鱼的吻部附近——靠近它的喙、鼻部和脊椎。它每天都会将油脂滴入烧瓶中,博物馆储存罐里有1000毫升,集油器里还有200毫升。

“我们错过了大约10年的滴油时间,”Rocha说。“而且,头十年的确是又湿又乱。”
当地电台主持人 FUN107电台的Chris Arsenault告诉CBS附属台WPRI,他在十年前参观博物馆时曾被滴到油。不过,他对KOBO并无不满,认为这次经历“相当幸运”。
“我感觉脖子后面有什么湿湿的东西,然后发现有棕色的痕迹,最终染污了我白领衬衫的背面,” Arsenault回忆道。“我不得不把它扔掉。”
像这样的骨骼中的油脂,在19世纪捕鲸业鼎盛时期,并未用于照亮世界。直到海岸捕鲸设施和加工船出现后,捕鲸者以及后来的 一战士兵 才能利用骨骼中储存的油脂。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能够控制鲸油市场,”Rocha说。“他们用鲸油擦脚以防止塹壕足,有些飞行员据说还涂在脸上以抵御风和阳光。”
鲸油还被用于制造炸药,因为鲸油皂的副产品之一是甘油。当甘油与硝酸和硫酸混合时,就会产生 爆炸性的硝化甘油。这种硝化甘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用作子弹和导弹的推进剂。
“有趣的是,化学方面,只有须鲸的油脂才能做到这一点,”Rocha说。“齿鲸油含有蜡酯,不能用于甘油和硝化甘油的生产。但由于这些蜡酯,它们的油脂被用作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