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一项新研究,蜜蜂可能需要几代才能从杀虫剂暴露的长期影响中恢复过来。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科学家们追踪了在幼虫期或成年期接触过化学物质染料花蜜和花粉的蓝果蜂在两年内的生存状况。研究人员发现,早期生命暴露会损害繁殖能力,成年期暴露也会。然而,在幼年和成年期都经历过双重杀虫剂暴露的蜜蜂,其影响尤为显著;这些不幸的昆虫产生的后代比从未接触过该化学物质的蜜蜂少44%。
该团队于11月22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报道,这些延迟的或“残留”的影响应该在未来的保护工作中加以考虑。
“我们现在对杀虫剂暴露如何随时间影响蜜蜂种群有了更好的理解,”该研究的合著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生态学博士候选人克拉拉·斯图利格罗斯说。“这确实表明,农业区域蜜蜂的杀虫剂暴露是累加的,多年暴露于杀虫剂比仅一次暴露有更大的影响。”
杀虫剂是导致昆虫数量下降的众多威胁之一。“但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杀虫剂暴露的当前影响上,尽管杀虫剂可能在直接暴露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生物体,”斯图利格罗斯说。“这就是我们的切入点。”
她和她的同事尼尔·威廉姆斯决定调查杀虫剂对蓝果蜂的长期影响。蓝果蜂是北美一种常见的蜜蜂,为杏仁和樱桃等作物授粉。与生活在大家族中的蜜蜂和熊蜂不同,蓝果蜂是独居的,每只雌蜂负责收集花粉和花蜜来喂养自己的后代。
在农业地区,杀虫剂每年通常会施用几次。斯图利格罗斯说,这意味着这些地区的蜜蜂很可能在生命周期的多个阶段以及多年内接触到这些化学物质。
为了重现这些条件,她和威廉姆斯让几群圈养蜜蜂在经过或未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花朵上觅食。第二年,他们将这些蜜蜂的成年后代分成几组;再次,一些组在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花朵上觅食,而另一些则没有。然后,研究小组统计了这些昆虫产生的后代数量。
[相关:5 种无需蜂箱即可帮助蜜蜂的方法]
他们发现,成年期接触过杀虫剂的蜜蜂产生后代的可能性略低,筑巢速度也比其他蜜蜂慢。总的来说,它们产生的后代比成年期未接触过该化学物质的蜜蜂少30%。
对于那些在前一年仅在幼虫期接触过的个体,损害更为微妙。蜜蜂的筑巢行为没有受到影响,但与过去未接触过的蜜蜂相比,它们的后代减少了20%。“这意味着有时可能很难发现这些残留的影响,”斯图利格罗斯说。“如果你不仔细查看整个生命周期,很容易错过它们。”
研究人员计算得出,那些在幼虫期食用过受污染花粉和花蜜,然后在成年期再次接触杀虫剂的蜜蜂,其后代比从未接触过杀虫剂的蜜蜂少44%。总的来说,它们的人口增长率比未接触杀虫剂的蜜蜂低72%。
斯图利格罗斯和威廉姆斯使用的杀虫剂是一种在美国很常见的名为吡虫啉的杀虫剂,它会影响神经系统,并已被证明会干扰蜜蜂的学习能力、行为和生理机能。她认为,这种化学物质很可能以多种方式损害蜜蜂,共同阻碍它们的繁殖、觅食和筑巢能力。
“我们只是考察了这种杀虫剂暴露如何影响蜜蜂的一个小方面,”斯图利格罗斯说,并指出该研究仅关注一种蜜蜂和一种杀虫剂——而在野外,蜜蜂通常同时暴露于多种化学物质。未来,她将研究杀虫剂和其他压力源(如食物不足和寄生虫的出现)如何共同影响蜜蜂种群。
斯图利格罗斯说,了解杀虫剂对蜜蜂和其他传粉者造成的延迟影响,将有助于研究人员制定更优化的指南,以指导如何在何时何地施用这些化学物质,从而尽量减少对这些小动物的伤害。
“我们可以采取实际行动来减轻这些风险,”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