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系的蠕虫吞噬着恒星。一条等离子体鲸鱼滑过太阳的表面。一条诡异的龙在极光中舞动。这不是奇幻小说的情节,而是我们宇宙令人惊叹的细节捕捉。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公布了2024年度天文摄影师大赛的入围名单。本次大赛的决赛作品是从来自58个国家/地区的专业和业余摄影师提交的3500多张照片中选出的。获奖名单将于9月12日公布,优秀作品展将于9月14日在伦敦国家海事博物馆展出。

Gwenaël Blanck于2023年4月前往澳大利亚,观赏了持续62秒的日全食。在这幅拼贴画中,他展示了日冕、粉色的色球层、日珥以及受月球崎岖表面影响形成的“拜利珠”。这张照片由七张叠加的照片组成,一张过曝用于背景,其余六张则用于拍摄色球层和日珥。 图片:© Gwenaël Blanck (法国)

这张双子座流星雨的照片是在拉帕尔马岛(La Palma)的完美条件下拍摄的。在夜间高峰期,Sahner每分钟都能在视野中轻松看到两到三颗甚至更多的流星。这张全景图展示了从拉帕尔马岛看到的整个冬季银河系,采用RGB自然色彩拍摄,并增加了H-alpha细节。 图片:© Jakob Sahner (德国)

M81,也称为波德星系,位于大熊座,距离我们约1175万光年。它是夜空中最明亮的星系之一。在照片的背景中,可以看到一些积分流星云(IFN)。IFN是位于银河系盘面之外的尘埃,仅被银河系内的恒星照亮。 图片:© Holden Aimar (美国),14岁

这是一幅在KP7风暴(一种可能导致极光并干扰电力系统的强烈地磁风暴)之夜拍摄的冰岛Eystrahorn山的景象。风暴的强度导致天空呈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色彩范围。 Image: © Jose Miguel Picon Chimelis (西班牙) JOSE CHIMELIS

摄影师在晴朗的夜晚捕捉到了极光运动的瞬间,它变成了一个类似龙头的形状。Telser选择使用黑白照片来强调极光在黑暗天空中的对比度。 Image: © Moritz Telser (意大利) MORITZ TELSER

这张照片展示了太阳表面的细节。摄影师将盘面左侧的日珥形状视为一条巨大的等离子体鲸鱼,在太阳表面航行。Eduardo Schaberger Poupeau通过录制两个视频(一个用于太阳盘面,另一个用于日珥)捕捉到这张照片,每个视频包含850帧。 Image: © Eduardo Schaberger Poupeau (阿根廷)

这张照片展示了纳米布沙漠中央的一座废弃房屋,上方升起的是银河系。为了降低ISO,天空是用星迹追踪器拍摄的。云层和星光晕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效果。 Image: © Stefan Liebermann (德国)

这条似乎呈现龙形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极光,是日冕物质抛射产生的地磁风暴(G2级别)的结果。这张照片拍摄于北极赫恩(Arctic Henge),当晚那里是冰岛少数几个天空晴朗的地方之一。 Image: © Carina Letelier Baeza (智利) Cari Letelier

这张照片捕捉到国际空间站(ISS)在10月份的满月(猎户座满月)前飞过的景象,距离月偏食发生大约12小时。满月的惊人美景展现在眼前,其崎岖的高地、明亮的陨石坑射线和较暗的月海交织在一起。 Image: © Tom Glenn (美国)

日本熊本县的阿苏山(Mount Aso)是被称为“阿苏五岳”的五个山峰的总称。其中一座山峰中岳(Nakadake)有一个仍在活跃的火山坑。Abe希望这张照片能展现自史前时代以来银河系一直守护着地球上的活动。这是一张合成照片,前景和天空是分开拍摄的,但三脚架没有移动。 Image: © Yoshiki Abe (日本)

在这张照片中,摄影师捕捉到一颗矮行星谷神星(Ceres),它比其星系中的同伴小了十亿倍,正在穿越星系的螺旋臂。谷神星比星系更亮,在夜空中移动迅速。为了这张照片,摄影师在八小时内进行了多次长时间曝光,以展示吹风机星系的美丽以及矮行星谷神星相对较快的速度。 Image: © Damon Mitchell Scotting (英国)

CG4(球状星云4)是一个形状非常奇特的星云尘埃复合体,位于南天的船尾座(Puppis)。这个星系蠕虫的“头部”尺寸约为1.5光年。这张照片是一个天体摄影团队合作的成果:他们共同租用了Chilescope服务公司的强大500毫米牛顿望远镜,处理了原始数据,然后投票选出了最好的图像。 Image: © ShaRa

这张照片拍摄于斯内特舍姆海滩(Snettisham Beach),这里以其广阔的潮汐泥滩而闻名,吸引着数量惊人的迁徙鸟类。前景主体是一座破败的码头,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用于将附近采石场开采的砾石通过船只运输。泥滩上的弯曲水道像拖曳的星迹。 Image: © Paul Haworth (英国)

这张照片捕捉了纳米比亚西北部的一座雕塑。这座雕塑由石头制成,是被称为“卡奥科兰的孤独者”(‘Lone Men of Kaokoland’)的一组雕塑之一(卡奥科兰是该地区的旧称)。没有人知道是谁把它们放在那里的。首先拍摄了石头奔跑人像的长曝光照片,然后移动三脚架以便清晰地看到地平线。 Image: © Vikas Chander (印度)

在春节期间,太阳和高层卷层云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日晕,高耸于喜马拉雅山脉之上。其结果是雪山之巅上方的巨大色彩调色板。 Image: © Geshuang Chen (中国)

由于土星环的倾角减小,从我们的视角看,土卫六(Titan)比十多年前更接近土星。图像中央,土卫二(Tethys)即将从土星后面消失,而土卫三(Rhea)、土卫二(Enceladus)和土卫一(Mimas)在左侧,土卫四(Dione)在右下方。行星的阴影投射在土星环上非常明显,卡西尼环缝和恩克环缝也清晰可见。 Image: © Andy Casely (澳大利亚)

M104核心的强亮度常常掩盖了环绕尘埃环内部的细节。在这张照片中,尘埃似乎螺旋式地卷入核心,漂浮在极其纤薄的层面上,随着它向巨大的中心黑洞坠落。图像中更明亮、色彩更丰富的恒星实际上是前景——我们银河系的一部分。 Image: © Kevin Morefield (美国)

天鹅座超新星余辉是天体摄影师们热衷观测的对象,但这张照片的目的是利用高质量的天空和长时间曝光来突出那些难得一见的细节,比如超新星遗迹的外层。这张照片的名字是对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著名画作《呐喊》的致敬,象征着恒星死亡后仍在太空中回荡的尖叫。 Image: © Yann Sainty (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