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龙是“冷血”还是“温血”?古生物学家仍然不确定。现在,一位环境科学家 painstaking 地收集了数据来回答一个相关问题:如果它们体型相同,一场战斗中,是冷血恐龙还是温血恐龙会赢?
根据阿德莱德大学科学家 Roger Seymour 进行的一系列迷人的实验,温血恐龙肯定会赢。Seymour 在《PLOS ON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写道,恐龙因此很可能是温血的。它们需要温血带来的力量优势,才能在第三纪时期像哺乳动物一样成功竞争。
在我们继续之前,让我们来定义一下温血和冷血。温血动物——或者从科学上讲,内温动物——利用复杂的身体过程来维持恒定、高体温。现代鸟类和哺乳动物是内温的。另一方面,冷血或外温动物则无法通过内部过程来精确调节体温。相反,现代鳄鱼和其他外温动物会晒太阳或躲避阴凉来维持健康的体温。
外温动物不一定比内温动物冷。生活在炎热气候下的外温动物可能和内温动物一样热。而且,一只非常大的外温动物,由于其体型的物理特性,即使在凉爽的天气里也能维持相当高的体温。
古生物学家从未确定恐龙属于哪一类。
在他的研究中,Seymour 决定确定鳄鱼和哺乳动物产生能量的速率,以此作为外温恐龙与内温恐龙力量的代表。鳄鱼和鸟类是恐龙的现代幸存后裔。
Seymour 使用其他研究人员已经算出的方程式,在数学上计算了不同体型哺乳动物的力量。他同时考察了哺乳动物的有氧(使用氧气)和无氧(不使用氧气)力量。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
然后,他必须对鳄鱼做同样的事情。在这方面,他不得不做一些自己的工作。
为了弄清楚鳄鱼的有氧能量产生,他测量了 44 条不同大小的鳄鱼的呼吸。
为了弄清楚鳄鱼的无氧能量产生,他必须在鳄鱼尽力工作时测量其肌肉和血液的读数。你如何说服一条鳄鱼尽力工作?Seymour 描述了他在 1995 年与两位同事进行的一项实验。
在夜间,研究人员乘船接近野生鳄鱼(体重范围为 0.24-188 千克),并用一根细绳穿过皮肤上的倒刺将其固定住。这导致鳄鱼在水中剧烈挣扎,直至筋疲力尽,上岸后无法自行翻身。测量了运动时间,并在筋疲力尽时采集了血液和尾部肌肉样本。
在这一切之后,Seymour 确定小型内温动物和外温动物的力量大致相等,但在大型动物之间,内温动物的力量要大得多。他有了特定体型和代谢策略动物拥有多少力量的确切数字。动物体型越大,从内温性中获得的优势就越大。
那么,鳄鱼是如何生存的呢?它主要坐着等待猎物靠近,所以它不需要产生持续的能量。Seymour 认为,另一方面,精力充沛的恐龙则需要内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