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南极严酷的环境设计建筑并非易事:建筑师必须考虑到不断堆积的积雪、极寒以及狂风。下周即将开幕的一个新的巡展——《冰之实验室:南极的新建筑与科学》——将重点介绍其中一些最佳解决方案,有些已经投入使用,有些即将问世。
英国南极调查局的哈利 VI 号
我们之前报道过Seuss风格的哈利 VI 号站,在这份名单上的研究站中,它可能是经过最充分考验的:哈利系列研究站的首个站点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而VI号站于2月启用。这个变体设计有液压腿(它可以滑行!),最多可容纳52名研究人员。
伊丽莎白公主
伊丽莎白公主研究站建于2009年,值得注意的是它“超级”绿色:它是第一个零排放的南极研究站,仅依靠风能和太阳能运行。此外,通过被动式建筑——通过利用环境来最小化热量损失的设计——的奇迹,它根本不需要任何内部供暖。
是的。没有供暖。在南极。
BHARATI研究中心
这个看起来甚至有点像数百万美元的海滨别墅。除了窗外看到的是雪景而不是海浪。印度的Bharati研究中心(该国第三个南极站)由136个预制集装箱构成,但从外观上看不出来。该站的设计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碳足迹,并包裹着铝制外壳以抵御风和寒冷。
JANG BOGO南极研究中心
该站计划于2014年4月开放,目前仍在建设中,将由韩国极地研究所进驻和管理。该设计1)旨在通过空气动力学抵御极地大风,2)看起来非常奇特,而且很酷。你知道游乐园里那种旋转起来把你压在墙上的飞碟吗?它有点像那个,还带翅膀。它也会很大,一次可以舒适地容纳多达60名研究人员。
冰山生活站
冰山生活站仍然是丹麦MAP Architects公司的一个纯粹的推测性设计,但非常值得提及。基本上,它是一个巨大的冰屋:将一座冰山掏空,并将研究所需的一切(包括人员)都放置在里面。你可能会问,它不会融化吗?是的,这也是它的设计理念:七到十年后,它将消失,研究人员将不必像通常那样担心拆除停用的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