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斯·布里奇曼(Bruce Bridgeman)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心理学教授,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无法进行三维视觉。直到他观看3D电影《雨果》后,根据BBC最初报道、CNN随后转载的故事,他令人惊讶地恢复了立体视。
太棒了!让所有有视力问题的人都排队去看新的《变形金刚》吧!
嗯,并非如此。3D电影不会成为视障人士的万能药(尽管至少你不用忍受《变形金刚》了?)。但是,在适当的情况下,戴上塑料眼镜,吃点爆米花,可能会有帮助。
立体视障碍——即无法看到三维以上的物体——可能由斜视引起,这是一种眼睛错位的疾病。大脑通常会通过忽略一只眼睛的输入,只接收另一只眼睛的信息来适应斜视。但双眼共同提供的视觉信息才能让大多数人看到三维,因此将大脑限制在一只眼睛上会导致立体视障碍。然而,大脑是一个惊人的器官:可塑性——大脑能够忽略不使用的任务,也能接手之前未使用过的任务——可以帮助修复立体视觉。
这方面的一个经典例子是治疗俗称“懒惰眼”的眼部贴片疗法,即一只眼睛的朝向与“好眼”不同,导致立体视障碍。通过将贴片覆盖在好眼上,大脑会学会利用其现有的信息,修复神经连接,从而使懒惰眼发挥作用。当贴片取下后,立体视觉就能恢复。最近的研究表明,通过玩俄罗斯方块游戏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非侵入性视力治疗与3D电影的工作原理有一些相似之处。这些治疗通常是针对儿童进行的,有证据表明,要恢复立体视觉,治疗需要在儿童的“关键时期”进行,尽管较新的研究表明,成年人(如布里奇曼)的立体视觉如果曾经短暂地拥有过完整的立体视觉,也可能得到恢复。正如西北大学眼科学系副主任迈克尔·罗森伯格(Michael Rosenberg)所说:“不是重新训练大脑,而是唤醒大脑对它曾经做过但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做过的事情的感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些患者是从未有过立体视觉,但却获得了深度感知,这是相对较新的发现,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眼科学临床助理教授莉·安·洛佩(Lea Ann Lope)说。她提到,她的一位从出生起就没有深度感知的患者,在接受了眼部矫正手术后,“他说,这是他第一次能够倒一杯水而不洒出来,因为他能够看到杯子的深度,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止倒水。”
非侵入性视力治疗与3D电影的工作原理有一些相似之处。如果你想让《阿凡达》中的画面“跳”出来,就需要双眼协同工作。每只眼睛提供略微不同的视角,或多一点向左,或多一点向右,将这些视角结合起来,就能呈现出三维世界。当你观看3D电影时,你看到的是两幅略有不同的叠加图像,你的大脑在眼镜的帮助下将它们组合成3D。对于斜视患者来说,要理解这些图像,他们的大脑就需要动用双眼,也许通过可塑性,它就能做到。这也许就是发生在布里奇曼身上的事情——某种眼部肌肉缺陷在大脑的帮助下得到了重新调整,眼睛“碰巧就适应了”,罗森伯格说。
但布里奇曼的案例是例外,而非规则。洛佩说,立体视“精确度”或深度感知敏感度有不同的水平。可能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布里奇曼的病史,才能确定是什么使他与患有类似疾病但观看3D电影后未获得相同效果的人区分开来。洛佩说,也许是因为布里奇曼有研究视觉系统的背景,他更能“进入”到电影效果中,并更容易识别它们。
这给电影的魔力赋予了全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