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YI:人们天生就能耐受辣味食物吗?

这是后天形成的口味吗?
iStockphoto

辣味耐受度:是天生还是后天?和大多数事情一样,两者都有。

要真正了解辣味耐受度是如何运作的,你需要了解味觉感知的基本原理。“人们所说的‘味道’实际上是‘风味’,”莫内尔化学感觉中心的布鲁斯·布莱恩特博士解释道。风味有三个组成部分:味觉、嗅觉和三叉神经感觉。身体感知到的各种味道包括甜、酸、咸、苦、鲜味,以及可能的脂肪味。

这些味觉与你的嗅觉协同作用,产生了人们误认为是单一味道的感知。“水果有甜味和/或酸味,但其固有的果味是你的鼻子闻到了所有化合物,”布莱恩特说。“是你的鼻子让你能区分吃苹果和梨。”

人们所说的“味道”实际上是“风味”。
你的三叉神经系统控制着辣味感知。该系统通过对触觉、温度和疼痛敏感的神经末梢来检测疼痛和刺激。例如,当你感觉到食物里有石头并知道要吐出来时,要归功于你的三叉神经系统。植物能够激活三叉神经受体:薄荷刺激冷觉神经,而辣椒素(辣味食物中的化合物)则会激活痛觉神经元中的受体。

科学家们推测,有些人天生痛觉受体对辣椒素的刺激不那么敏感,但目前尚未有深入的研究。然而,研究人员知道,从小让孩子接触辛辣食物可以使神经末梢脱敏。

布莱恩特表示,墨西哥的父母会给孩子包装混合了红辣椒粉的糖,让他们直接吃,以提高他们的辣味耐受度。“我们推测,从小持续接触会使神经末梢死亡,”布莱恩特说。

但那么如何解释那些在成年后才开始吃这些食物的辣味爱好者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个性特征与喜爱辛辣食物之间的联系。他们发现,“寻求刺激者”,也就是那些喜欢过山车、赌博和结识新朋友等刺激活动的人,通常对辛辣菜肴更热情。该领域的一些人批评这项研究的测试人群以白人为主。然而,研究人员认为,同质性对于观察性格相关性至关重要。

从小就持续接触辛辣食物会使神经末梢死亡。
“我们观察了一个从小不吃辣但仍然喜欢辣的群体,”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食品科学助理教授、该研究的主要研究员约翰·E·海耶斯博士说。“如果你观察一个每个人都吃辣的人群,你可能找不到这些特征,而这些特征可能不适用于他们。”

无论你在寻求刺激的尺度上处于什么位置,如果你喜欢吃辣的食物,你实际上是从一种技术上讲是疼痛的感觉中获得刺激。是的,你完全有权利觉得自己更“爷们”了。但如果你试图炫耀却最终超过了自己的辣味耐受度,可以尝试嚼几片薄荷叶——它会激活你的冷觉受体(让你停止出汗),同时还能清新口气。

此故事由西北大学梅迪尔新闻学院合作制作。如需更多FYI信息,请点击此处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