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可能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老虎的条纹是如何形成的,但至少他们已经弄清楚了这一点。一支生物学家团队表示,他们已经发现了导致白虎出现的基因突变。
白虎拥有黑色或棕色的条纹、白色的毛皮、蓝色的眼睛、粉红色的鼻子和粉红色的爪垫。它们不是白化病,因为它们的眼睛和毛皮中有黑棕色色素。科学家们早就知道它们的颜色是隐性遗传的——如果你还记得高中遗传学的话,那就是“小a”而不是“大A”——但对于它是如何遗传的,他们知之甚少。
这项新研究将原因锁定在了一个基因的仅一处变化,认为这就是导致老虎出现白色条纹的原因。
为了找到这个基因,生物学家们检查了在中国南部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生活的一窝老虎。这窝老虎包括一只橙色雌虎、两只与之交配的白色雄虎,以及它生下的13只幼崽(大概不是一次性生的)。其中八只幼崽是橙色的,五只幼崽是白色的。研究人员测序了每只老虎的基因组,寻找所有白虎都存在但仅存在于白虎中的基因变异。

在不断缩小搜索范围后,他们最终找到了一个似乎起决定性作用的基因。这个基因名为SLC45A2,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物种中。在人类中,该基因的变异与现代欧洲人的浅色皮肤以及一种人类白化病有关。在小鼠、马、鸡和 锦鲤鱼 中,SLC45A2的变异与较浅的皮肤或毛皮有关。在某些马和鸡中,SLC45A2的突变会导致动物无法产生黄橙色色素,但仍能产生黑棕色色素,这与白虎的情况一样。
尽管他们知道SLC45A2与这些颜色各异的动物有关,但科学家们目前尚未能确切说明该基因具体是如何影响色素沉着的。
中国生物学家还得出了一些其他有趣的结论。关于野生的白虎知之甚少,因为最后一只已知的野生白虎是在1958年被猎杀的。然而,遗传学家认为白虎在野外应该能够很好地生存,因为它们的颜色仅与一个基因有关,该基因的突变通常不会对人类和鸡造成其他症状或问题。目前,许多圈养繁殖的白虎患有畸形,包括斜视,或过早死亡。然而,研究人员写道,这很可能是因为人们急于繁殖更多的白虎而进行近亲繁殖,而不是因为它们的色素沉着。
他们于今天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 发表了一篇关于他们工作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