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复活节,一种H7N9禽流感病毒的遗传密码副本——该病毒与已在中国造成36人死亡的流感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被送到了波士顿的一家实验室。据《波士顿环球报》报道,到周六,科学家们已经研制出针对该病毒的疫苗。
这个研制周期比目前最好的疫苗制造方法快数周。新的疫苗制造策略仍需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据《科学》杂志的编辑在对该工作的总结中写道,在能够生产出应对流感爆发所需的大量疫苗之前,还需要对该策略进行调整。然而,如果该方法最终能够推向市场,它可能会加快对流感大流行的应对速度。
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院长、流感研究员罗伯特·芬伯格在接受《波士顿环球报》采访时表示:“我认为它在更快速地为新出现和不断演变的毒株制备疫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新方法使用了合成生物学,即不通过自然界通常的繁殖方式来制造生物物质,例如病毒。在此案例中,美国制药公司诺华(Novartis)和J. Craig Venter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收到H7N9病毒的遗传密码后,通过分析该密码人工构建了H7N9病毒。通常情况下,疫苗制造商不会仅凭病毒基因序列的“纸面”(在此情况下是电子形式,类似于电子邮件)副本来制造病毒。他们实际上必须拥有病毒样本才能复制更多病毒。
这就像过去,科学家们总需要有汉堡才能制作更多的汉堡。而诺华和J. Craig Venter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则是查看了汉堡的食谱,并从单独的配料中制作出了更多的汉堡。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此前已使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改造了细菌。J. Craig Venter,该研究所的同名人物,在2010年几乎完全从零开始制造了一个细菌。
一旦他们获得了合成的H7N9病毒,科学家们就利用该病毒的一种无害形式制造了疫苗。这种无害形式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但不会导致真正的流感。他们还提出了一些其他创新方法,帮助他们加快了疫苗的制造过程。《波士顿环球报》对此有更多细节。
据《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报道,通过合成方式制造原始病毒有助于加快速度,因为在全球范围内传输病毒的电子代码副本比仔细运输实际病毒样本要快得多。
《科学》杂志的编辑写道,目前最大的瓶颈在于进行能够让监管机构确信该方法能生产安全有效疫苗的测试。上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这种合成疫苗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