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学术会议诱骗科学家

因为虚假科学期刊还不够“惊悚”。

如果你建造了它,他们就会来。而且,总会有人,在某个地方,试图从中骗取金钱。

这里的“它”指的是开放获取期刊出版。开放获取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阅读这些期刊,而无需付费。其中一部分交易是作者也需要付费才能发表论文,目的是抵消运营一个组织良好的同行评审期刊的编辑成本。

看到《公共科学图书馆》(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等合法开放获取期刊的成功,一些不怀好意的人产生了想法:为什么不创办一家公司,向那些从不发表文章、从不同行评审提交的文章,甚至那些可能同行评审但收费远高于其他期刊的期刊征集投稿呢?

研究图书馆员杰弗里·比尔 (Jeffrey Beall) 整理了一份令人沮丧的名单,其中包含约243家掠夺性出版商(大多数出版商拥有不止一份期刊)和126种独立的掠夺性期刊。比尔估计,至少有25%的开放获取期刊采用了掠夺性出版模式,这对实际的科学研究毫无益处——它们仅仅是为那些容易上当受骗或绝望(或两者兼有)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可以填充简历的“虚荣出版”平台。

这种趋势已经显现了一段时间,但令我在最近一篇关于这种现象的《纽约时报》文章中感到惊讶的是,竟然存在着整个虚假的科学会议据比尔说,这些掠夺性出版商向科学家发送垃圾邮件——经常未经许可就使用更有声望的同事的名字——然后向这些受骗者收取参加会议的费用。如果会议被取消(它们经常被取消),研究人员就会损失金钱,因为公司不会退款。年轻而绝望的研究人员将参加这些虚假的会议视为一个填充简历的机会(我在关于这种现象的各种博客文章的评论中看到过一些人承认这一点),而组织者则从中牟取暴利。

虚假会议的蔓延催生了许多专门揭露虚假信息的网站,其中一些网站看起来比其他网站更“合法”。一位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员写了几篇深入的博文,报道了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多年来一直在赞助可疑会议的令人不齿的消息。在可信度较低的一端,有人(闲得无聊,而且糟糕的网页格式运用者)创建了许多blogspot博客,反复发布相同的信息,抨击IEEE和几位特定的研究人员。只需搜索“fake conferences”,你就会“掉进兔子洞”。给自己设定一个10分钟的计时器,以免你一头扎进去,消失一天,迷失在那相互链接的绝望深渊。

为什么这是一个问题?除了普遍不喜欢贪婪的欺诈和骗子之外,虚假期刊和会议最大的问题在于完全缺乏监督和质量控制。这些地方大多数都不进行同行评审,也不拒绝不达标的学术研究。通过向市场充斥垃圾,找到真正好的研究变得更加困难。而且,正如比尔在几个月前在《自然》杂志上关于这种现象的一封信中所说:

诚实的研究人员在这个不道德的泥潭中损失最大。当一位研究人员的作品与剽窃的文章、报告基于不牢靠方法论的结论或包含篡改的照片图的文章并列发表时,它就会因此蒙上污点。那些通过欺骗系统来获得晋升和终身教职的不道德的科学家,是以牺牲诚实的研究人员为代价的。

不被骗局所迷惑的关键在于那个古老而许多人选择忽略的建议:如果某件事听起来好得令人难以置信,那么它很可能不是是真的。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