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名昭著的“坦帕神秘猴”,一只逃脱的猕猴,已于去年十月被抓获。猕猴并非珍稀猴类;它们比大多数动物更能适应人类社会,可以以各种食物为生,并且能在任何炎热的环境中生存。
然而,这只神秘猴却引起了全国的关注。一只猴子!到处跑!在佛罗里达!太酷了!这让我们不禁好奇:为什么美国到处都是猴子呢?我们有佛罗里达礁岛群和加勒比海的热带地区,南部有炎热的草原,路易斯安那和南佛罗里达有潮湿的沼泽。而且还有寒冷地区生活的猴子,比如北日本和喜马拉雅山脉。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野生猴子?
* * *
我采访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哺乳动物进化专家约翰·弗林博士,想弄清楚为什么美国只有不起眼的松鼠和鸽子之类,而不是酷炫的猴子。“就现代灵长类动物而言,这是个真实的观察,”他说。“但在5000万年前,这里曾有灵长类动物。”事实证明,古代居住在美国(甚至加拿大!)的灵长类动物不再称那里为家,原因有很多。
我们认为,灵长类动物是从非洲来到新大陆(即南北美洲)的。尽管听起来不可思议,但科学家们认为,早期灵长类动物穿越大西洋,数千万年前就登陆了南北美洲的海岸,很可能乘坐某种植被筏子。大多数植物和动物就是这样到达孤立岛屿的——当时的美洲就是这样的岛屿。我们在德克萨斯州发现了早期灵长类动物的化石,距今已有4300万年,这是在北美发现的最古老的灵长类化石。但当时的洲相貌与现在截然不同;最重要的是,北美和南美是完全不同的岛屿。巴拿马地峡,我们现在称之为中美洲,直到很久以后才出现,那时南北美洲的气候与灵长类动物首次登陆时大不相同。
它们首次登陆时,气候比现在温暖得多,灵长类动物也随之进化和多样化,以利用这一优势。

始新世时期,从5600万年前持续到3390万年前,地球变暖到了惊人的程度。我们发现了那个时期阿拉斯加棕榈树的证据。除了北极和南极的尖端,整个地球可能都被雨林覆盖,大部分是热带雨林。对于一只从非洲过来的猴子来说,北美看起来棒极了。早期灵长类动物在南北美洲都繁盛,但它们之间没有联系。在北美,这些灵长类动物主要有两个科:猴科(omomyids)和狐猴科(adapids)。它们在体型、行为和饮食上存在一些差异,但总的来说,它们是小型、眼大、抓握能力强的类眼镜猴生物,身体适合食用水果、树叶和昆虫。关于这些灵长类动物的现代亲戚,存在很多争论;一些人认为它们是原猴亚目(strepsirrhines),包括狐猴、懒猴和婴猴,但另一些人认为它们是眼镜猴(它们是灵长类动物,但不与猴子密切相关)的基干亲戚。
然后,地球开始迅速降温。森林枯萎。两极被冰覆盖。始新世时期遍布地球的许多动植物在新寒冷的世界中无法生存。这一事件被称为“大淘汰”——发生在约3390万年前,是一次大规模的动物灭绝,其中世界上大多数生物(除了极少数,如弗吉尼亚负鼠和睡鼠)都无法适应新气候而灭亡。这对灵长类动物影响尤为严重。在新大陆,灵长类动物数量急剧减少。例如,任何生活在五大湖地区的灵长类动物都灭绝了,无法应对新的威斯康星州冬季。
在南美洲,灵长类动物被压缩到赤道附近地区。但即使是北美最炎热、最南部的地区——当时仍未与南美洲相连——也对北美灵长类动物来说过于寒冷或其他原因难以生存。它们可能存活的少数地方,如佛罗里达礁岛群和加勒比海的岛屿,却难以到达。当然,猴子也许可以在阿鲁巴岛生存,如果它们在正确的时间到达的话。但是,通过漂浮物到达那里的机会,就像数百万年前灵长类动物从非洲过来一样,非常渺茫,而且地球正在迅速变冷。有一些加勒比海的灵长类化石;弗林博士说:“有些猴子到达了加勒比海的一些岛屿并灭绝了。”又一次随机事件的巧合,它们也许能幸存下来,但这次不行。

幸存下来的灵长类动物被称为阔鼻猴(Platyrrhines)。弗林博士说:“阔鼻猴,或称新世界猴,都是树栖的。它们生活在热带森林中;它们专门适应那种栖息地。”所以我们现在所知的猴子,生活在南美洲和中美洲更温暖、更森林化的地区,都是在地球变冷过程中幸存下来的。它们很幸运,最终落在了新大陆最适合它们的一片区域。它们在那里停留、适应和进化。然后,300万年前,巴拿马地峡形成,连接了南北美洲,分隔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从地理上看,这并不算很久。有几个物种——弗林博士特意提到了各种蜘蛛猴——足够坚韧,沿着地峡向北迁徙,并生存到墨西哥南部。再往北就是沙漠。对于新世界猴来说,那里太干燥、森林太稀疏,无法穿越。
为什么它们没有往更北的地方迁徙?嗯,阔鼻猴并不是特别适应的动物。与猕猴和其他旧世界猴——甚至非灵长类动物,如浣熊或狐狸——不同,它们需要树木,需要温暖,需要湿润。将它们推向太北的地方,它们根本无法生存。墨西哥南部存在一个明显的气候带分界线——任何墨西哥的猴子都无法到达北部地区。

灵长类动物通常很聪明,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适应性强。想想山地大猩猩,它们仅限于非洲中部森林中的少数种群,无法生活在其他地方。适应性常常是智慧的标志,但物种的智慧并不能保证其适应性。
关于为什么美国没有猴子的问题的反复答案是“它们怎么会来到这里?”其他动物,也很可能是人类,通过白令陆桥从俄罗斯来到了阿拉斯加,但白令陆桥只在2万年前出现——远在那时,地球已经冷却到那个纬度对猴子来说是致命寒冷的程度。弗林博士说:“进入北美的唯一方法是极地路线或通过水路。”“即使是最极端的猴子也不会到达极高纬度地区,所以大陆实际上被封锁了。”
猴子当然可以在北美生存。坦帕的神秘猴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但是,要让它们在这里生存,它们必须**来到**这里——曾经在这里的猴子,阔鼻猴,不是那种能在坦帕这样地方生存的猴子。实际上,也许一只阔鼻猴**可能**可以在加勒比海或佛罗里达礁岛群尝试一下,这是墨西哥以北最热带的环境,但是:它们怎么会去那里(因为那些都是岛屿),而且它们能否在那些地方如此密集的人类聚居中生存下来?

猕猴可以生存,但这需要有人把它们带到这里——这正是坦帕神秘猴的情况,它是一个由一位被称为“上校图伊”的疯狂游船运营商释放的猕猴群体的一部分,他认为猕猴能带来更好的“丛林巡游”体验。(这是真实的故事。佛罗里达很奇怪。)除非有一大群意志坚定的疯子,否则那些能在北美生存的猴子没有办法来到这里。
但是!全球变暖怎么办?气候变化的威胁是否会导致布鲁克林出现一个友好的邻居猴?弗林博士说:“进化过程中一切皆有可能。”“如果气候变化持续下去,全球变暖,它们可能会继续向北迁移。”但我们需要从墨西哥南部向北一直延伸的连续森林,而且“干燥是一个问题,尽管未来它们可能会增加降雨量。”所以,短期内不会有猴子。但是,如果气温持续升高,我还是会留意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