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将人类 200,000 年的历史浓缩成一部一小时长的视频,然后播放,你会发现人们要等 58 分钟才会建造第一个类似城市的栖息地——那是一个位于如今土耳其,像蜂巢一样的泥砖镇,人口有 5,000 人。
半分钟后,你会看到伊拉克的另一个城市人口激增至 50,000 人,而 45 秒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人口将增加十倍,达到 500,000 人。在电影的最后两秒钟,伦敦的人口将飙升至 500 万——又增加了一个数量级——与此同时,所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都开始疯狂爆发。在最后半秒钟里,发展中国家也将随之而来。
如今,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环境中,而 1900 年这一比例仅为 13%。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到 2050 年,约有 70% 的人类将居住在城市。
可以说,如果我们要在像我们的原生栖息地这样重大的事情上进行一次激进的、突然的改变,那么花点时间思考一下我们想要什么样的新的/未来的住所,是值得的。为此,冰岛的研究人员最近进行了一项研究,以了解不同类型的街景——高与矮、单调与多样——如何影响人们的心情。
研究博主 Christian Jarrett 如此解释了这项研究
参与者被要求想象他们下班后,在街上走着,感到身心疲惫。然后,他们根据街景的恢复潜力、喜爱程度、“吸引力”(提供探索和发现机会的程度)以及从日常生活中抽离的能力(研究人员称之为“身处其中”)对每种街景进行了评分。
研究参与者对数十张街景图片进行了评分。下面的三张图片显示了得分最低(左)、平均(中)和最高(右)的恢复性街景。
街道景观中更大的建筑变化和较低的建筑高度都有助于将其感知为具有恢复性的环境——让参与者能够“休息并恢复其专注能力”。更大的建筑多样性也往往与更强的吸引力和“身处其中”的感觉相伴(尽管不一定与偏好相关),这些因素解释了与感知恢复力之间的联系。相比之下,较高的建筑则与“身处其中”的感觉减弱有关,并且被认为恢复性较差。
一方面,认为身处水泥峡谷难以放松和恢复活力的想法并没有什么特别令人惊讶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结果似乎表明,人类将在未来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里,为保持理智而进行一场艰难的斗争。但我认为这项研究也向我们展示了硬币的另一面:在我们物种存在的第一次,我们可以自由地以任何我们想要的方式塑造我们的物理景观。只要稍加思考和规划,我们似乎应该能够创造出一些美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