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NA 是一种坚固的分子;它可以在已石化的植物和动物中长期存在。为了找出它能存在多久,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决定测定它的衰变速率——即一半键断裂所需的时间。
首先,科学家们提取并测量了 158 块已灭绝的恐鸟(一种十二英尺高、不会飞的鸟,曾在新西兰漫游)的胫骨中的 DNA 含量。然后,他们使用放射性碳测年法计算了骨骼的年龄,这些骨骼的年龄从约 650 年到 7,000 年不等。利用这些数据,科学家们计算出了这种遗传分子的半衰期:约 521 年。
然而,这个速率并不足以让人类从琥珀包裹的蚊子身上抽取血液来克隆恐龙,就像《侏罗纪公园》里那样。哥本哈根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莫滕·阿伦托夫特(Morten Allentoft)说:“我们认为这是关于科学家可以从数百万年前的化石中提取 DNA 的说法的‘最后一根稻草’。”即使在理想的保存条件下,科学家们计算出,所有 DNA 键将在 680 万年后断裂:而最年轻的恐龙化石也有 6500 万年的历史。由于科学家需要长段的 DNA 才能进行复制,他们估计最古老的可用 DNA 实际上只有一百万到两百万年的历史。目前记录保持者是在冰芯中发现的 DNA,已有 50 万年的历史。
所以,《侏罗纪公园》的说法行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