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解事物的最佳方法——例如生命——就是亲手创造它。因此,为了理解群体运动的方式,纽约大学的一组物理学家着手创造能够模仿鸟群、鱼群甚至细菌群落如何组织和协同运动的粒子。
他们最终创造出了昨天在《科学》杂志上描述的二维“活体晶体”,这些晶体能够自行形成、破裂、爆炸并在其他地方重新形成。
研究人员开发出了可以响应蓝光而启动的自推进粒子。当蓝光开启时,随机游动的粒子会发生碰撞并聚集。由蓝光引发的化学反应使粒子结晶。当蓝光关闭时,粒子会停止并分裂。
根据该论文的作者之一 Paul Chaikin 的说法,这些晶体具有新陈代谢和活动性,这是将某物归类为生命的两项通用要求,但它们缺乏繁殖能力。据估计,要被视为生命,一个生物体应该表现出七项要求。
“在这里,我们展示了通过一个简单的、合成的活性系统,我们可以重现一些生命系统的特征,”首席作者 Jeremie Palacci 告诉《连线》杂志。“我不认为这使得我们的系统是活的,但这强调了一个事实,即两者之间的界限有些随意。”
Palacci 和 Chaikin 现在正在研究一种具有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能力但缺乏活动性的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