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发布的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 TOP500 排名于今日出炉,不出所料,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 Titan 超级计算机击败了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 Sequoia,荣登榜首。这意味着几件事。首先,它证明了协处理器技术(使用图形处理器和传统处理器一起加速机器性能的技术)的实用性,正是该技术驱动了 Titan 的性能超越。其次,这对美国的超级计算来说是极好的一年。
Titan 是 ORNL 的 Jaguar 超级计算机的继任者(实际上是 Jaguar 的升级版),Jaguar 几年前也曾位居 TOP500 榜首。此后,来自中国、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超级计算机给美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它们曾一度取代 Jaguar 的头名位置,并将其他系统推后排名。对于 ORNL 和美国能源部来说,能够拥有两个系统位列 TOP500 的前两位,无疑是令人欣喜的。
但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排名表明,混合处理——即使用图形处理单元 (GPU) 来增强超级计算机中传统部署的中央处理单元——可能是超级计算的真正发展方向,至少在近期是如此。Titan 官方记录的速度为每秒 17.59 千万亿次浮点运算(即每秒千万亿次计算),而整个计算设备则安装在与 2.3 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的 Jaguar 相同的 200 个服务器机柜中。这是因为 GPU 在某些运算上比 CPU 更为出色,尤其是那些涉及更多并行计算的运算。通过将 NVIDIA Tesla GPU 与 16 核 AMD CPU 配对,Cray 公司为 ORNL 构建 Titan 的工程师们得以在能耗(或体积)增长幅度数倍的情况下,将计算性能提升了数倍。
这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全球的目标是开发一台百亿亿次级(Exascale)的机器(1 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 1000 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所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美国正试图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因此,证明 GPU 增强型机器能够超越全球最顶尖的超级计算机,可能标志着超级计算科学与工程领域一场变革的开端。
目前,TOP500 榜单中有 62 个系统采用了这种加速方式,其中包括中国的“天河一号 A”,该系统曾在 2010 年位居榜首,但现在排名第八。这比六个月前的 58 个系统有所增加,并且这个数字很可能会继续增长。未来,如果不利用某种加速技术,在竞争全球前十甚至前二十五名系统中可能将变得不可行,而这很可能是一件好事。更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将引领我们走向百亿亿次时代——在该时代,许多计算机科学家认为事情将变得非常有趣。
排名前五的剩余名次:日本的 K Computer 位列第三,阿贡国家实验室的 Mira(该系统即将开始运行全球最大规模的宇宙学模拟),以及德国的 JUQUEEN,该系统在最近一次升级后已成为欧洲最强大的系统。除了上述前五名中的三台机器外,美国在前十名中还有两台机器——这意味着全球最快的十台超级计算机有一半都在美国。我们会欣然接受。
下一期排名将于 2013 年 6 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