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总统辩论的首场落下帷幕,第二场辩论也已蓄势待发,我们不禁思考:辩论在选举中真的有意义吗?如果有,选民又更关心哪些方面呢?我们曾探讨过科技对我们如何看待辩论的影响——“高清电视会影响你的看法吗?”。今天,我们通过邮件采访了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与公共政策副教授 Danny Oppenheimer 和 Leftfielder.org 创始人兼撰稿人 Mike Edwards,他们将就那些决定我们如何看待一场辩论——以及这场辩论是否会影响我们投票的、大小不一的议题发表看法。这对搭档最近合著了《民主尽管艰难:为何一个本不应运作良好的体系却运作得如此之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事实上,熟悉议题本身并不重要。
PopSci:我的主要问题是:一场辩论中,什么对选民来说才真正重要?是议题本身,还是细枝末节——比如发型,穿戴。
Edwards 和 Oppenheimer:在决定一个人将投票给谁时,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公众对候选人喜好度、能力和同情心的认知,选民最初是从第一印象(正如任何第一印象一样,很大程度上基于外表)中获得这些信息的,然后在竞选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修正。然而,到了辩论阶段,大多数选民已经有了对候选人的第一印象;他们知道候选人的长相和声音,知道他们代表的政党,等等。在此背景下,辩论有两个功能:
1.) 允许候选人之间进行直接比较——从字面上看,这是竞选期间候选人唯一一次并肩站在一起的机会,这可能很有启发性。例如,我不确定大多数美国人是否意识到,在 2008 年两位候选人辩论时,奥巴马比麦凯恩高出多少。(罗姆尼和奥巴马身高只差一英寸,所以今年这一点影响不大。)
2.) 除此之外,辩论就像非常冗长且备受关注的竞选广告。一位优秀的辩手,就像一条好的竞选广告一样,可以增强观众对他自己的积极偏见和对对手的消极偏见;而一位糟糕的辩手则会无意中强化
观众预先存在的消极偏见。
PS:是否存在一个“不重要”的界限,还是每一个可控的细节都在累加?:
E&O:每一个可控的细节都在累加,但往往是以微妙的方式。再说一遍,将其想象成竞选广告。在攻击性广告中,广告的每一个特点都经过精心挑选,以加强观众对对手的负面印象;在正面广告中,每一个特点都被精心挑选,以加强观众对候选人的正面印象。但有效的广告往往迎合了人们预先存在的偏见。例如,罗姆尼永远不会被看作是“普通人”——他反复试图表现得像个受人喜爱的家庭男人,但这并没有奏效。但人们愿意相信他是一位有能力的领导者和商人。这意味着,如果他最有效的策略是让他的外表、姿态、语气、轶事和措辞都体现出一种有能力和威严的存在感。与此同时,奥巴马是“更受欢迎”的候选人,所以他的外表、姿态、语气、轶事和措辞都应该稍微柔和一些,更随意一些,更具亲和力。
PS:候选人是精通议题更重要,还是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呈现自己的观点(恰当的引语,“妙语连珠”)更重要?
E&O:不幸的是,熟悉议题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听起来像是熟悉议题:不要说“嗯”,不要含糊其辞,不要偏离常规太多,不要给出复杂的答案。至于妙语连珠——它们可能非常有效,如果它们能凸显对手被认为的弱点的话,尽管在这方面也必须谨慎——妙语连珠经常会适得其反,让说出它的人看起来刻薄或小气,尤其是当它针对的是观众已经倾向于喜欢的人时。
PS:媒体又扮演了什么角色?我看到一些研究(比如这篇 研究)表明,辩论结束后结果的呈现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E&O:当然,人类是社会性动物,认为我们做任何决定都是孤立的都是错误的。媒体完全有能力影响选民对任何事件的看法,包括总统辩论。但请记住,你对事件的看法也可能受到你的配偶、朋友、邻居、同事、家人、星巴克隔壁桌大声说话的那个人等等的影响。当然,布莱恩·威廉姆斯、黛安·索耶和比尔·奥莱利等人的观点也在以完全相同的方式被塑造。
此外,人们会选择最有可能告诉他们他们同意的事情的媒体——这意味着很难确定保守派在多大程度上选择福克斯新闻,以及福克斯新闻在多大程度上使人们成为保守派。
总而言之,虽然媒体当然很重要,但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在独立于所有其他不断影响我们的因素的情况下,对选民意见有多大影响。
PS:这到底有多重要?我似乎看到了相互矛盾的报道,关于选民在辩论结果影响下的摇摆程度,但至少有一点是有的,无论是什么原因,对吧?
E&O:我还是会将其视为一条备受关注的广告,辩论的影响程度与之差不多。显而易见,这很重要——这是候选人花费数百万美元的原因。但同样,这种影响必须在竞选的宏观背景下发挥作用。一个广告改变选举进程是罕见的,但并非闻所未闻——同样,一场辩论改变选举进程也是罕见的,但并非闻所未闻。但大多数时候,尤其是在这个新闻和广告信息饱和的时代,它真正做的只是强化我们一开始就认为为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