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价格上涨通常会激发人们对替代能源的创造性想法,但一位名叫乔治·德沃斯基(George Dvorsky)的未来学家提出了一个新想法,这个想法非常异想天开:他设想摧毁水星,并收集其岩石残骸。这些碎片可以用来在太阳周围建造一系列太阳能收集器,即戴森群。
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在20世纪60年代探索了这个想法。它基本上涉及在太阳周围创建一个外壳或球体,能够收集太阳的全部辐射输出,然后可以将其用于地球。德沃斯基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引用牛津物理学家斯图尔特·阿姆斯特朗(Stuart Armstrong)的理论,他说要建造一个尺寸合适的戴森群,我们需要拆解水星。
《福布斯》的作家亚历克斯·纳普(Alex Knapp)则反驳了他的论点,他借助天文学家菲尔·普莱特(Phil Plait)进行了一些计算。请点击查看纳普的论证,了解拆解水星所需的焦耳数与太阳能收集器获得的焦耳数之间的对比。但关键在于,要回收炸毁这颗可爱、地质有趣的内行星所耗费的能量,需要174年的时间。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显然不是一个可行的想法,但它确实引出了一个能源政策中有趣的悖论。大多数人都同意,需要开发替代能源来摆脱人类对轻质甜原油的依赖。你可以争论原因——全球变暖、高价格或依赖不稳定的国家等等——但我们姑且同意需要摆脱石油。问题是,我们需要利用石油来摆脱石油!我们无法在没有大型卡车(很可能由柴油驱动)的情况下建造碲化镉太阳能电池板工厂。我们无法在不使用重型采矿设备的情况下开采或提炼用于高效电池的稀土金属,等等。所以,趁我们还有能力,还有足够的石油来建造其他东西的时候,我们最好赶紧着手这些事情。
从某种意义上说,戴森球的概念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果它可行,这样的计划将为地球提供巨大的能源。但用能源来执行这个计划,是否让它看起来毫无意义?
[来源:Forb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