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一项涉及大鼠的新研究,超声波对睾丸的“照射”可以阻止精子的产生,将精子总数降低到足以使男性不育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测试这种新的避孕方法能持续多久,以及不育是否可以逆转。但对于研究大鼠和猴子睾丸的研究人员来说,早期结果相当令人满意。
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将高频超声波换能器围绕着大鼠的睾丸进行旋转。他们将动物的睾丸置于装有盐水溶液的杯子中,以提供换能器与皮肤之间更好的传导。然后,他们测量了动物的精子数量,以了解精子数量下降了多少。经过几项测试,由James Tsuruta领导的科学家发现,理想的疗法是进行两次15分钟的治疗,间隔两天,这导致精子数量急剧减少。
这都非常有前景,因此资助了大鼠研究的基金会委托了一项涉及猴子的第二项研究。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调整了实验参数,发现进行三次30分钟的治疗,间隔两天,可以将精子数量降低六周。首席研究员Catherine VandeVoort表示,过程相当艰难。
“猴子们似乎并不介意这种治疗,但我们却过得很艰难。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的治疗,相当于大量的猴子睾丸按摩。我们觉得很傻,当技术人员走过来好奇我们在做什么研究时,情况并没有好转。当我们最终看到效果时,我们松了一口气,”她在Male Contraception Information Project发布的这篇精彩的新闻稿中说道。
科学家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首次研究了超声波作为避孕方法,并对大鼠、猴子、狗和人类进行了试验。但后来试图复制这些结果的其他研究人员却感到困惑,一些生殖健康科学家甚至认为这是胡说八道。超声波疗法沉寂了好几年,直到Tsuruta等人重新开始对其进行研究。
然而,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确保这是一种安全的避孕方法。目前对治疗持续时间存在担忧,并且可能存在不良的性行为影响。其他研究人员表示,恢复的精子可能存在损伤,这可能会影响受精后的胚胎发育。因此,这还不是一种男性避孕方法,至少目前还不是。这项大鼠研究于周一发表在《生殖生物学与内分泌学》杂志上。

[来源: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