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的太阳活动低谷可能会使地球变冷,新预测显示

太阳黑子可能正进入 400 年未见的休眠期
太阳活动低谷大约每 11 年发生一次,届时像这样的太阳黑子会出现得更少。 NASA/Goddard 太空飞行中心

科学家周二表示,太阳黑子可能正 进入休眠期,这是自 17 世纪以来未见的现象,可能导致全球温度下降。然而,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升温是否会抵消全球变冷尚不清楚,科学家们也不确定我们的恒星如何影响地球气候。但是,一个即将到来的太阳宁静期将有助于 解决这些问题

太阳的活动正在朝着预计在 2013 年某个时候达到峰值。然而,尽管出现了一些显著的太阳耀斑,但一切却异常平静。例如,本周期出现的太阳黑子比预期的要少,而且比平时更暗淡。太阳内部的东-西等离子体射流显然消失了,磁场向极点迁移的速度也在减慢。

基于这些于周二在美国新墨西哥州拉斯克鲁塞斯举行的 美国天文学会太阳物理学分会 年会上提出的发现,日球物理学家认为当前的太阳周期,即第 24 周期,可能是最近一个周期。太阳可能正进入一个休眠期。

这在 1645 年至 1715 年期间曾被观察到,这段时期被称为“蒙德极小期”,期间几乎没有太阳黑子。这段时期恰好与“小冰期”的一部分重合,当时北半球的平均温度下降了 2 到 4 华氏度。

科学家们表示,新的长期太阳极小期造成的任何温度下降都会非常小——可能不足以抵消温室气体的升温效应。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的太阳物理学家朱迪斯·莱恩(Judith Lean)在法新社的一篇报道中说,最近的 11 年太阳周期改变了全球地表温度 0.1 摄氏度。

尽管如此,长期的太阳休眠可能会影响空间天气、太空旅行甚至地球通信。科学家们表示,太阳黑子活动减少意味着太阳辐射减少,太阳风减慢,磁场减弱。

NASA-JPL/Glassmeier 等人

另一篇关于近期太阳活动的研究表明,2008 年的深度 太阳极小期,当时太阳圆盘上没有太阳黑子,导致地球上的磁效应下降。根据 NASA 的一份新闻稿,磁效应会引起极光,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地球电网故障或在长管道中感应出危险电流。

鉴于近期这段宁静期,国家太阳观测站太阳同步观测网副主任弗兰克·希尔(Frank Hill)表示,第 25 个太阳周期可能会推迟到 2021 年或 2022 年——甚至更晚。

希尔说:“如果我们是对的,这可能是我们几十年来的最后一个太阳极大期。这将影响从太空探索到地球气候的一切。”

Cosmic Log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丽贝卡·博伊尔是一位屡获殊荣的自由撰稿人,她撰写关于天文学、人畜共患病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主题的文章。她是《大西洋月刊》的特约撰稿人,她的作品经常出现在《大众科学》、《新科学家》、《FiveThirtyEight》、《连线》以及许多其他面向成人和儿童的出版物上。丽贝卡在科罗拉多州长大,离太空更近一英里,现在住在圣路易斯,靠近大陆两条最强大的河流的交汇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