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s)常与炸弹联系在一起,而它今天发布的“炸弹”无疑会激起一场风暴。当然,这只是比喻意义上的。围绕手机信号对生物组织影响的争议一直存在,今天,一位洛斯阿拉莫斯的研究人员再次将这一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他认为,手机发出的微波可以以一种 全新的方式 与人体组织相互作用,而这种方式目前尚未被考虑在内。
这场辩论显然有两方面的观点:一方面引用证据表明手机信号已被证明会影响人类行为和健康;另一方面则认为流行病学证据并未显示手机信号暴露与上述健康影响之间存在关联。
但手机安全的一个特别有力的论点是,微波光子没有足够的能量来破坏化学键。如果它们无法破坏化学键,那么它们就无法损伤生物组织。对许多物理学家来说,这个问题到此为止。
洛斯阿拉莫斯理论生物学家比尔·布鲁诺(Bill Bruno)则持有不同看法。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可以在本文底部找到他的论文链接。但基本论点是这样的:微波不足以影响人体组织的传统观念只适用于空间中每立方波长内的光子数量少于一个的情况。当光子密度更高时,它们会产生相干叠加——也就是说,其作用会以比正常情况下更强的方式累加和相互作用。
布鲁诺以光镊为例。我们知道光镊利用光子来操纵细胞等极小的物体,可能会对结构造成损伤。这一点已有充分记载。这是因为光子被高度集中——光子越多,力就越强(潜在损伤也越大)。
光镊通常在红外线范围内工作,但这引发了一个问题,即微波范围内的光子是否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因为有一点很清楚:手机信号中每立方波长的光子密度比一个高出许多数量级。因此,布鲁诺说,存在一种可能的损伤机制,而这种机制的工作条件在手机和基站周围是存在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微波光子正在破坏你的神经元,但这确实为辩论增添了新的复杂性,并引起了担忧和进一步评估的必要。布鲁诺认为,至少“微波无法达到破坏化学键的强度”这一论点,已不足以否定手机对生物组织有害的观点。
请将这场争议视为远未解决。完整论文可在此处 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