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标志着国际空间站人类居住的十周年,这意味着截至本周,人类已经在太空生活了二十多年。仔细想想,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自2000年11月2日起,国际空间站就一直有人居住。当时,远征1号指挥官比尔·谢泼德和指令长谢尔盖·克里卡列夫和尤里·吉曾科成为首批居民。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称,自那时以来,已有200名宇航员到访,15个国家贡献了舱段和硬件,并进行了600多项实验。
迄今为止,国际空间站是绕地球轨道运行的最大人造卫星;肉眼即可看到它,用业余望远镜可以看到其太阳能电池板。
上周,国际空间站终于超越了前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空间站“和平号”,成为居住时间最长的空间站。据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称,“和平号”空间站总共停留了3641天,从1989年9月8日到1999年8月28日。在“和平号”空间站结束运行和国际空间站开始运行之间有15个月的间隔——如果不是这段间隔,人类自第一届老布什政府以来就已经持续生活在太空了。
第一个空间站——美国的“天空实验室”,并没有持续多久——它在1973年至1979年间绕地球轨道运行,并且仅在1973年和1974年被宇航员访问了三次。“天空实验室”从一开始就饱受问题困扰;它在发射时严重受损,失去了微流星体屏蔽罩和其中一个主太阳能电池板。美国计划在20世纪80年代发射一个新的空间站“自由号”,但预算限制几乎使其夭折。苏联解体后,美国总统乔治·H·W·布什和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同意在太空合作,国际空间站由此诞生。它是五个航天机构的集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洲空间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加拿大航天局。
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正在持续进行几个领域的实验,包括失重对动植物的影响;流体和材料在微重力下的行为;以及长期太空生活对健康的影响。
但国际空间站最伟大的成就可能还在后面。今年2月,宇航员将安装阿尔法磁谱仪-02,该仪器旨在探测暗物质并揭示宇宙起源的奥秘。该空间站的建造将持续到2020年,至于之后,其未来无人能猜——它可能变成前往月球或火星的探险大本营,可能变成小行星任务的乘员舱,也可能变成一堆巨大的太空垃圾。
为了纪念十周年,这里有一些国际空间站最精彩的成就,以及我们对我们在太空中的和平前哨站最美好的回忆。








